虽有嘉肴翻译(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逐句)

时间:2023-04-2101:07:38 虽有嘉肴翻译(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逐句)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虽有嘉肴翻译

1、(20品至预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0~13题。(共10分)

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4、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力地证明中心,说理的力度大大增强。即通过比喻,引入“至道”,形象生动地告诉读者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删去。

5、故曰:教学相长也。

6、都和学习有关。不同:语段:教和学互相促进,教是学的一半。语段:做学问不进则退。

7、(2)虽有至道,弗学道:道理。

8、①是故②谋闭而不③兴,④盗窃乱贼而不作,⑤故⑥外户

9、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8篇:出师表

10、原文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1、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是不知道它的甘美的。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知道了不足,这样之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了不懂的地方,这样之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13、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14、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会抵触抗拒,格格不入;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学业就会搞乱而无所成。

15、《虽有嘉肴》出自《礼记》之中的学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16、“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7、A.语段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18、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19、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

20、翻译:即使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品尝(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注:然后,这样以后。然,这样。后,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别人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逐句

1、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2、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在一开学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励学生;入学授课之前,先击鼓召集学生,整齐威仪,然后打开书箱。

3、《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4、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5、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6、虽有嘉肴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翻译。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7、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第9篇:桃花源记

8、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看出“桃源”中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男有分,女有归”。③从“设酒杀鸡作食”“皆出酒食”可看出“桃源”中百姓热情好客,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9、《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系统性的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等。

10、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11、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12、答: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1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3)也;虽有至道弗(5)学,不知其善也。是故(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8)也;知困,然后能自强(9)也。故曰:"教学相长(10)也。《兑命》(11)"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4、语段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教学相长;语段则在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3分)

15、全文主要讲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要敢于承认,使言行合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

16、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亲身学习的重要性,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17、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

18、(20品至预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6~9题。(共10分)

19、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0、●七八九年级下册名著听读合集

三、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一句一译

1、同“说”,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

2、“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都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①运用类比,引出论点,层层递进论证论点。开篇举出嘉肴不食而不知其味,引出至道不学不知其善,进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层层推进,最终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教学相长。使得论证严谨、有条理。

5、(3)教然后知困困:困惑。

6、学学半()教学相长也()翻译下列句子。15分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8、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9、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10、即使甘美最好的道理所以不通,理解不了反省自我勉励教人增长(或促进)

11、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12、虽有嘉肴的翻译:即使有美味佳肴,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是甘美的。

13、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由于学者郑玄为《礼记》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14、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15、《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有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1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7、即使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去品尝,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教学互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18、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19、(2019年内蒙古中考真题)

20、“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括,以下三句是分述。

四、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拼音

1、结合两个语段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2分)

2、同时展示戒尺,来约束他们的仪容举止;〔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学生,使学生内心从容不迫;时时观察却不说,让问题在学生的心中积聚;年幼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而不随便发问,学习不逾越难度。

3、2020中考必背文言文23篇‖《曹刿论战》

4、(5)“是故”,连词,所以。

5、语出战《礼记》。《虽有嘉肴》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承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后人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一句是全文的总起句以及中心句,用最简单的道理——虽然有美食,但是不吃的话不知道它的味道。引出全文要论述的“有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强调亲自实践的重要性。

6、(节选自王嘉《拾遗记》。有删改)

7、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8、部编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9、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故君子之教喻也”: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故:所以。“师逸而功倍”:老师很轻松,自己就可以获益良多。逸:闲适,轻松。

10、①壮有所用: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②幼有所长(zhǎng):幼年人能顺利成长。③矜(guān)、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

11、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12、(2)故曰:教学相长也。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4、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伯牙善鼓琴

15、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小戴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这里,仅就有关《仪礼》一书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16、虽有嘉肴的翻译和原文如下:

17、2021部编版七——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

18、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19、①大道②之③行也,天下④为⑤公。⑥选贤与能,⑦讲

20、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尽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学习了然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然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五、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1、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2、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3、(4)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4、①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②之:的。③行:施行。④为:是。⑤公:公共的。⑥选贤与(jǔ)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选,选拔。贤,指品德高尚。与,同“举”。能,指才干出众。⑦讲:讲求。

5、“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

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7、本文出自戴圣的《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8、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甲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告诫外甥“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读书先静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不会理。”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9、基础巩固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虽有佳肴()

10、古义:甘美。今义:意义

11、解释课文中“教学相长”这个成语的含义。

12、①教学相长也。《②兑命》曰“③学学半”,④其此之谓乎!

13、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触类旁通,思想观点坚定不移,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14、①是:这。②谓(wèi):是。③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15、考查对文言文论述的思路。。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是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是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16、不一样。我们现在理解的“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教”“学”是两个主体。而课文中的“教学相长”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的,指教师自身的学习和他在教的过程中认识的提高,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17、《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从来礼乐并称。

18、●九下语文必背课文(教材要求)

19、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20、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点击展开全文
桃花源记的翻译(桃花源 个性说说

桃花源记的翻译(桃花源

一、桃花源记的翻译 1、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
小池古诗的意思(小池古 个性说说

小池古诗的意思(小池古

一、小池古诗的意思 1、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2、小朋友们,今天的诗词学习就到这里啦,一定要好好学习哦!记得和我们的爸爸妈妈、同学一起分享今天的学习成...
关山月徐陵(关山月徐陵 个性说说

关山月徐陵(关山月徐陵

一、关山月徐陵 1、2014年参加“中国国际民族器乐邀请赛”获古琴青年专业组铜奖、古琴青年专业组琴箫组合银奖。 2、2013年任川派古琴学会理事、成都古琴文化学会理事。 3、戍客望...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巴陵 个性说说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巴陵

一、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1、员外郎,简称员外。在现在人的观念里,员外是大地主和富翁的代名词,而且多少有些为富不仁的贬义倾向,但在古代的确有这样一种官职称为员外郎,还一...
赠刘景文翻译(赠刘景文 个性说说

赠刘景文翻译(赠刘景文

一、赠刘景文翻译 1、《题严子陵钓台》AnInscriptionforSirRidge’sFishingPlatform 2、“荷枯叶尽”“残菊傲霜”“橙黄橘绿”一首看似平淡的小诗,却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荷...
资治通鉴翻译(闻鸡起舞 个性说说

资治通鉴翻译(闻鸡起舞

一、资治通鉴翻译 1、作家张佳玮在知乎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读《史记》多了,人会热血沸腾;读《通鉴》多了,会考虑做大事前......先学一点逻辑思辨。 2、柏杨先生认为,刘彻...
踏莎行闲游(踏莎行闲游 个性说说

踏莎行闲游(踏莎行闲游

一、踏莎行闲游 1、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2、你若喜欢,为(诗词君)点个在看哦 3、达人聚义定航程,枪炮声殷魔鬼惊。 4、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5、只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