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故事(吕不韦的故事一字千金)

时间:2023-04-2408:02:43 吕不韦的故事(吕不韦的故事一字千金)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吕不韦的故事

1、所以,华阳夫人过继的人选,要其母亲家没权势、年纪不大不小、和自己关系不错、有一定才干、并且自身愿意的。

2、吕不韦有个妾叫赵姬,深得吕不韦的疼爱。有一天异人来吕家做客,赵姬翩翩起舞异人很是喜欢,吕不韦便将她送给了异人,赵姬就是将来始皇帝嬴政的母亲。

3、《资治通鉴》第一卷里面,诸如廉颇、蔺相如将相和,信陵君、平原君围魏救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括将兵等等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围绕着秦赵之间的长期斗争而展开,秦武安君白起坑杀赵降卒40万,乃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一

4、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5、吕不韦实际掌握了秦国政权以后,主要功绩表现在稳定秦国社会,增强秦国国力,为后来秦始皇扫清六合,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等方面。他以丞相职位辅佐异人,把握朝政,使秦国能够持续发展,维持了对东方六国的高压态势,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从这个角度看,吕不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6、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

7、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8、华阳夫人接受了吕不韦替异人交给她的礼物,又听说了异人对她和安国君的态度,便对异人有了好感?

9、其子之兄弟二十馀人,子有秦国之业,士仓又辅之。子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

10、吕不韦是极为聪明的。他知道,如果想在政治上取得巨大成功,单纯靠拉关系、贿赂官员是很不够的,必须有行之有效的举措,甚至是冒险的。他把奇货可居的经商理论应用于政治权谋,直接从高层入手,孤注一掷。在花费巨资包装质子的同时,还巧使美人计,把自己心爱的并且已经怀上了自己孩子的女人送给人质子异为妻。质子异人贪恋赵姬的美色,毫不怀疑其中有什么阴谋。

11、吕不韦心中自然一清二楚:这不过是多年前自己在邯郸所作投资的回报而已。

12、法家提倡求实,“法后王”(即注重当前现实),反对空谈“法先王”(效法先王)。在《吕氏春秋》中,《离谓》、《当务》、《察今》、《不二》等篇都阐发了这些观点。法家主张法令划君主必须控制权柄和谙熟权术。《吕氏春秋》的《有度》、《慎势》、《具备》、《任数》、《勿躬》、《知度》等篇,就专门谈到以法治国及人君南面之术。

13、不说吕不韦经商之才、治邦之能,先表一表他识人的本领。之所以要赞他识人之才,是因为这项技术是他创造传奇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两把刷子,他就不会在人群中发现落寞的秦庄襄王,也就自然没有后来的一切。没有这一切,充其量在历史上多了个"沈万三"而已,绝不会成为那个左右历史发展进程的人。

14、吕不韦正处在为子楚被立为太子而洋洋自得的兴头里,没料想,更惊人的喜讯竟然又接踵而至。按秦国法律,太子子楚登基即位。这么多年来,吕不韦苦心经营的,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可他绝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般快,这般突然。

15、异人继位为秦王后,吕不韦一直任秦国的丞相,直到秦始皇亲政。

16、——(恒丰金融研究院)荐读

17、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

18、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带,先秦时候有一个诸侯国:卫。这个地方最初是殷王朝的中心地区,后来周朝建立,周公推行分封制,就将康叔封于此地,称“卫”。

19、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异人破费了大量家产,为的借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女子。十月(一说十二月)后,此女生下儿子名政(即秦始皇嬴政),异人就立此姬为夫人。

20、卫国早先也算得上是个大国,可以后就逐渐衰微,地盘也越来越小。到战国中期,已沦为任人宰割的小国。国君的昏庸、无能,贵族政治的腐败、黑暗,使得优秀的人才纷纷外流。而人才流失越多,国家也就越没前途。其中代表人物有吴起、商鞅、吕不韦等。

二、吕不韦的故事一字千金

1、吕不韦献策说:“大王年事已高,您姐姐华阳夫人却无子嗣,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子傒继位后一定重用秦臣士仓,到时候华阳王后的门庭必定长满蒿野草,萧条冷落。现在在赵国为质的公子异人才德兼备,可惜没有母亲在宫中庇护,每每翘首西望家邦,极想回到秦国来。王后倘若能立异人为太子,这样一来,不是储君的异人也能继位为王,他肯定会感念华阳夫人的恩德,而无子的华阳夫人也因此有了日后的依靠。”

2、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3、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吕不韦将如此重大的问题,专程回家与父亲商量,可见他对父亲的敬爱与尊重,同时也可见他在重大问题上对父亲意见的重视?吕不韦父子之间的情深义重?心心相系的关系,也由此可见一斑?

4、在周围环境的熏陶下,吕不韦练就了一副精明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他继承父业,以经商为生,奔走于濮阳与邯郸、阳翟(韩国城市,在今河南禹县)之间,成为“家累千金”的大富商。

5、阳泉君赶忙让座施礼,恭敬地表示请教。

6、吕不韦认为嬴异人奇货可居,就把他当作了商品来投资,以期他日异人为王,即可获利无数。吕不韦不仅出资照顾异人,并且加以栽培,还为异人到秦国东奔西走,争取安国君宠妃华阳夫人的欢心,使得异人认华阳夫人为母妃,凭借着华阳夫人得宠,被封为了嗣子。安国君死后异人便继承了王位,成为秦庄襄王。

7、而且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吕不韦对其异人(子楚)是烧冷灶奇货可居。而华阳夫人何尝又不是呢?毕竟本来异人(子楚)没资格当太子,现在华阳夫人一番操作下来,如果让异人(子楚)当上太子,甚至成为秦王,那么异人(子楚)必将对他感恩戴德,那么华阳夫人以及他家族在秦国的权势就能够保存。

8、吕不韦做了宰相,可以说是要权有权,要钱有钱,但他没有满足。他想要秦国天下长治久安,千秋永固,他想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部治国方略,甚至流传后世。他知道自己学问太浅,不可能亲自动手写作。他有执着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只要选准了目标,就锲而不舍,直到成功。他利用宰相的地位,可以呼风唤雨的权势,高薪聘请了上千个满腹经纶的文人学士,组成了文化写作班子,专门在浩瀚的古籍经典中广泛搜集资料,撰写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经国济世的文章,取名《吕览》。这就是著名的《吕氏春秋》。

9、不知是由于熬白了头才等到即位这一天,因而过于兴奋所致,还是因为长期耽于安乐,一旦临朝就被冗杂的政务所击倒,孝文王登基不过3天,就猝然而死,魂归西天。

10、华阳夫人和安国君要求赵国将公子异人遣返秦国,赵国不肯放行。吕不韦就去游说赵王:“公子异人是秦王宠爱的儿郎,只是失去了母亲照顾,现在华阳王后想让他作儿子。

11、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吕不韦令大将王龅进攻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西北地区),将其全部占领,并重建上党郡。同时,又在赵国故地太原及附近一大块土地上,置太原郡。

12、吕不韦的故事是一字千金。

13、儿子一笑,一字一句地对老子说:“当今之世,拼命种田,出死力耕作,到头来也只能混个吃饱穿暖。若能买到一个国君,让他听我的,就不仅一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可泽及后代,我就要做这样的买卖。”

14、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异人后大喜,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

15、吕不韦把《吕氏春秋》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不韦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各方人士有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一千金。”

16、吕不韦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私欲的无限膨胀促使他产生了“握得金龟钓江山”的冒险念头。我们知道,古代商人的地位是比较低的,“重农抑商”是当时很普遍,而且很主流的治国理念。吕不韦何尝不知道这些呢?在邯郸,他凭着自己富可敌国的财富,以及高超的手段,得到了年轻貌美的赵姬。他打赵姬的主意,把赵姬也当做“奇货”囤积起来,想培养她成为他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筹码。

17、整个邯郸沸腾了,所有有钱、有地位的人都来参加竞拍,就连赵国丞相平原君也到场了,对宝物志在必得,喊价声那是此起彼伏。正当这场拍卖成胶着之势时,吕不韦喊出天价买下了“皓镧”,一并将司马空收为门客。

18、出处:“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19、而此时,吕不韦做了两件异乎寻常的事情:

20、吕父大惊,答道:“无数。”

三、下列哪个说的不是吕不韦的故事

1、赵国又想杀异人的妻子和儿子政,以异人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

2、华阳夫人独宠于后宫万千佳丽之间,自然也不是仅凭姿色。此处,华阳夫人也展现了自己极强的游说能力,究竟如何游说不得而知(因为十有八九是在枕边所言),但最终结果为安阳君同意以后立子楚为太子(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且请吕不韦教导子楚。

3、被你雪中送炭的人得记你的恩,你送的炭能让他活下去并发起来。

4、秦王想杀掉相国吕不韦,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劳,还有很多宾客辩士为他说情,所以秦王不忍心处罚吕不韦。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十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等到齐人茅焦劝说秦王,秦王这才到雍地迎接赵太后,使她又回归咸阳,但把吕不韦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又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杀,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吕不韦、嫪毐都已死去,就让迁徙到蜀地的嫪毐门客都回到京城。​

5、又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杀,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

6、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

7、嬴异人登上秦国国君之位后,赵姬被封为王后,吕不韦也如愿成为秦国丞相,手中掌握大权,但是嬴异人仅仅在位三年就去世了,不甘寂寞的赵姬便和吕不韦旧情复燃,两人一直保持着情人关系。

8、当时,秦赵两国经常交战,赵国有意降低异人的生活标准,弄得他非常贫苦,甚至天冷时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

9、吕不韦决意从商业买卖转向政治投机。他对异人说:“我家里虽穷,但我想办法去搞千金,为你去秦国游说,让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为太子。”

10、吕不韦接着问道:“立一个人为一国之君,可获利几倍呢?”

11、他招纳名士,把每个人写的编成一部书,取名为《吕氏春秋》。

12、可惜,《吕氏春秋》问世没多久,就被秦始皇打入冷宫。原因之是吕不韦的施政纲领与秦王政的思想存在严重的分歧(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面《嬴政亲政与独治其民》一篇中论及)。

13、(寓言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和观点解读

14、异人被立为嫡子,自然欣喜万分。他在赵国更频繁地开展社交活动,结交天下宾客,名声也就逐渐传扬开来。吕不韦则被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请做异人的老师,随时加以辅佐、提携。

15、得到父亲的理解,吕不韦心中最后一丝不安消去。他辞别父亲,回到阳翟,开始行动。

16、也正是这第二件事,为吕不韦招来了杀身之祸,随着嬴政年龄增长,到22岁,嬴政亲理朝政,在得知吕不韦之事后(其实还有很多其他事情,但过于少儿不宜,此处不再详述),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放逐到巴蜀之地。吕不韦知大势已去,饮毒酒自杀。

17、但是,吕不韦这个情场鬼才,最终也毁于情场。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不能干净利落,一刀两断,以致一错再错,酿成大祸。本来,在异人称王,赵姬为王后以后,身为丞相的吕不韦就应该彻底结束与赵姬的情缘,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但他对赵姬还一往情深,赵姬也对他亦恋恋不舍,以致在异人死后,赵姬守寡,两人却更加肆无忌惮。特别是秦王政日渐懂事、已有察觉,朝廷官员无不知晓,民间百姓议论纷纷的情况下,精明的吕不韦发现已经引火烧身,“恐祸及己”,主动停止了和太后的往来,这是适合时宜的。但他却又推荐大阴人嫪毐和赵姬私通,结果引狼入室,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遭到灭顶之灾。

18、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十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等到齐人茅焦劝说秦王,秦王这才到雍地迎接赵太后,使她又回归咸阳,但把吕不韦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19、一字千金典故的主人公是吕不韦,吕不韦为了更好的完善《吕氏春秋》,贴出公布:谁要能改动《吕氏春秋》一个字就奖励千金。吕不韦作为商人,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帮助当时在赵国当质子的秦国公子异人登上王位,为秦国的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

20、千金悬赏改动《吕氏春秋》一字的举动,几千年来一直被人误解,称此举是吕不韦为了表明此书的精湛。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十分准确,其中吕不韦也有为《吕氏春秋》这本书炒作、宣传的成分,是在为自己的作品做广告。两千年前,吕不韦就有广告效应的思想意识,真是够超前的。

四、秦始皇和吕不韦的故事

1、身为秦国丞相的吕不韦,竟又以杂家的形象出现,说明他认识到单纯地用某一家一派的观点来治理国家,是有缺陷的;而秦国只用法家的主张进行统治,也是不行的。所以他提出兼采各家,尤其倡导融汇儒、法两家的政治策略,以有利于统治和管理。《吕氏春秋》其实是吕不韦的一个施政纲领。

2、华阳夫人闻知,非常高兴。吕不韦继续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向华阳夫人传话:“我听说,凡是以美色得人喜爱的,终难长久。等到人老色衰,就不会再招人喜爱了。今天夫人深得太子的宠爱,可是没有儿子,应该尽早在诸子中选择一个贤孝的立为夫人的嫡子(正妻所生之子。古代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样,以后夫人立的儿子继王位,夫人就不会失势。现在异人对夫人很贤孝,他自己清楚由于排行居中,不能继承王位。如果夫人立他为嫡子,则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皆大欢喜。异人对夫人会更孝顺,夫人也能终身得宠于秦国。”

3、其实,秦王早就想杀掉吕不韦,但因念其功劳,且在朝中声望很高,所以秦王嬴政不忍心处罚吕不韦。

4、在治国为政方面,除主张严刑峻法的法治以外,还倡导加强礼义教化。由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有《上德》一篇,其中说道:“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意思是,以“德”和“义”来引导天下,可以收到不用“赏”、“罚”手段而使民心归善、邪恶不生的功效。这种德、刑并用的思想,与秦国专任刑罚的传统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到对东方六国兼并的策略上,也就形成了刚、柔相济的两手:如同对待东周和卫国一样,除使用武力彻底消灭,有时还加以笼络、安抚。

5、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6、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禹州)的大商人,他在各地之间往来交易,用低价买进货物,再高价卖出,因此得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以“奇货可居”而闻名于世。吕不韦曾辅佐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登上帝位,担任秦朝相国,并且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二十六卷二十余万言,有八览、六论、十二纪,融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吕氏春秋》书中文章内容广泛博杂,结构整齐规整,语句精辟简练,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也是最早的一部理论散文总集。

7、异人叹道:“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

8、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太子宠爱华陽夫人,而华陽夫人却没有儿子。你兄弟二十余人中,子是长子,有继承秦国的条件,又有士仓辅佐他。你排行居中,不太受重视,长久在外做人质。如果太子即位做秦王,你很难争得继承人的地位。”

9、大家好,老顾又来了!我是一个喜欢历史,喜欢读书的男人!欢迎大家转发我的文章!

10、吕不韦专程从阳翟回到濮阳老家,就拟定的计划征求父亲的意见。在《战国策·秦策》里,留下了吕不韦与父亲谈话的片段。这段谈话的大意是这样的,吕不韦问父亲说:“投资农业,耕种收获,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父亲答道:“十倍。”吕不韦又问道:“投资商业,买卖珠宝,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父亲答道:“一百倍。”吕不韦再问道:“经营政治,拥立国君,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

11、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说简单点就是结交落魄秦国公子,帮他成为秦国太子甚至秦王的过程。也正因有吕不韦的例子上,后世不少人都想用这一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跃迁。

12、吕不韦知道这个情况,立刻想到,在异人的身上投资会换来难以计算的利润?他不禁自言自语说:“此奇货可居也?”这就是已经成为汉语成语的“奇货可居”?奇货是指稀少珍奇的货物,可居就是可以进货囤积?“奇货可居”,就是现在投资购进稀缺的商品,留待将来高价出售?

13、“一字千金”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用来形容文章不可修改、价值很高的成语。当人们夸赞某人诗文精妙时,可用“一字千金”进行赞美。

14、投入不高,但是一旦成了就是千百倍赚回来。

15、吕不韦深知,自己任丞相前,论政绩、武功,一无所有;论影响、地位,也无从谈起。因此,施行“德政”,用“德”、“义”来感召和笼络臣民,就十分紧要。不仅如此,从吕不韦以后的所言、所行看,“德”、“义”在他的思想意识中,还确实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从而,吕不韦给一贯倡导“严刑峻法”的秦国,带来了新的思想色彩;在统治手法上,也有所变化。

16、吕不韦送给异人500金,要他在邯郸广结朋友,自己又用500金买了珍稀宝物去秦国活动。到了咸阳,他去求见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送上厚礼,然后请他们将珍稀宝物献给华阳夫人。吕不韦又通过他们传话给华阳夫人,说:“异人贤智,结交天下的宾客,日夜思念太子和夫人。”

17、其强行过继,吃相难看,性质更恶劣,显得目的性又太强。

18、回到家中吕不韦问父亲:“种地可获利几倍呢?”

19、华阳夫人的算计就是如此。

20、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

五、吕不韦的故事

1、公元前251年(秦昭王五十六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有一天秦王令子楚试诵诗书。子楚推辞说:“孩儿自小生长于赵国,没有师傅教导传习,不长于背诵。”秦王也就罢了,让他留宿宫中。一次,子楚乘秦王空闲时,进言道:“陛下也曾羁留赵国,赵国豪杰之士知道陛下大名的不在少数。如今陛下返秦为君,他们都惦念着您,可是陛下却连一个使臣未曾遣派去抚慰他们。孩儿担心他们会心生怨恨之心。希望大王将边境城门迟开而早闭,防患于未然。”秦王觉得他说话极有道理,为他的奇谋感到惊讶。华阳夫人乘机劝秦王立之为太子。秦王召来丞相,下诏说:“寡人的儿子数子楚最能干。”于是立子楚为太子。

2、吕不韦的父亲,就是濮阳的一个大商贾。

3、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您的父亲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安国君现在意属您的兄弟子傒,子傒又有母亲在后宫照应,而您排行中间,母亲又不受宠,秦王死后,安国君继位为王,您也不要指望同您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您自己又处于祸福难测的敌国,一旦秦赵开战,公子您的性命将难以保全。”

4、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给异人,作为异人在赵国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吕不韦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他决定从下往上,各个击破。第一步是先说服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和姐姐。

5、吕不韦是政治投机冒险家,巨商从政第一人。

6、吕不韦籍贯:濮阳(今河南滑县)生年(公元和历史纪年):卒年(公元和历史纪年):公元前235秦王政12年丙寅卒年是虎年生年不详,生肖不知。但是如果是脑筋急转弯的话,答案应该是没有生肖,因为历史上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生肖的概念!

7、吕不韦自此居住于邯郸,并且与一位姿色非凡的舞者同住,后来这个舞者就有了身孕。恰好这一日,子楚到吕不韦家做客,就看上了这位舞者,此时子楚不知吕不韦和舞女的关系,也不知舞女已经怀孕,因此请求将舞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了子楚破费家财,子楚又有望成为太子,只好隐忍将舞者献出,且隐瞒了舞者怀孕之事。怀孕期满,舞者生下一子,名政,子楚因此把舞者立为夫人。(嬴政即为秦始皇,此处信息量极大,按《史记》中说法,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之子,而非子楚之子)。

8、吕不韦在政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文学方面却是不如人,因而他总是想法设法提升自己的名望。于是他就请了三千多个学识丰富的人,让他们为他收集资料,替他写书,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古人的言行等。合起来编成了一部二十多万字的大著作,书名叫《吕氏春秋》。

9、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秦国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葬在芷阳。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被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

10、吕不韦于是归家与父亲说:“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无数。”吕不韦说:“如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11、华陽夫人听了大喜,吕不韦又通过她姐姐劝说华陽夫人:“靠容貌侍奉别人,年老色衰则恩爱松弛。现在夫人虽受到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着年华正盛自己早些在各个儿子中选一个贤良孝顺的,推举他为嫡子,等到年老恩爱淡漠时,即便想说一句话,也做不到了。现在异人贤明,又知道自己排行居中,做不了嫡子,夫人如果这时候提拔他,异人就从无国变成了有国,夫人也从无子变成了有子,便会终身在秦国得到宠幸。”

12、yīzìqiānjīn

13、得到父亲的理解,吕不韦心中最后一丝不安消去?他辞别父亲,立即动身前往邯郸,将计划付诸实施?

14、历史上的吕不韦,曾在19岁的时候迎娶了邯郸城第二首富穆隘之女为妻,得其嫁妆十万刀币作为行商起点。历史上吕不韦有一妻一妾,为穆氏、赵氏,虽然吕不韦仅有一妻一妾,但两位夫人的真实姓名早已失载。

15、其次,主观和客观上都促成了《吕氏春秋》成为一部精心编著、众手成书的“兼儒墨,合名法”的经典,真正达到了千古传流的目的。

16、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17、吕不韦把赢异人包装成秦孝文王赢柱最宠爱的女人的儿子,使赢异人成功继位为秦王,吕不韦也做了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和赢异人获得了双丰收,为秦国做出了贡献。

18、赵姬的身世在《史记》中有过记载,可是前后记载自相矛盾,先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后面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这里赵姬成了赵国大户人家的女儿。

19、甚至华阳夫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觉得安国君可能没多少年命。

20、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具有的品质。

点击展开全文
表白的话(表白的话感人 个性说说

表白的话(表白的话感人

一、表白的话 1、我只是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2、又逢5春风解风情。此心如月明,夜夜逐潮行。爱你不论远近,想你哪管阴晴。天地亘古难静,时空变幻不定。有...
人生的感悟(人生的感悟 个性说说

人生的感悟(人生的感悟

一、人生的感悟 1、丁燕小美2010 2、世态炎凉,无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静听大海潮起潮落,笑看天边雁去雁回。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以平常心对...
远方的呼唤(远方的呼唤 个性说说

远方的呼唤(远方的呼唤

一、远方的呼唤 1、张胜根,网名路野,江西萍乡人,九江生活定居。文学爱好者,在全国微刊平台诗社发表作品近百篇。以诗会友,以诗咏志! 2、行走在路上晚霞掩映着的远方,我要...
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关 个性说说

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关

一、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 1、人生不能等待的两件事:孝顺与行善。 2、苏联女狙击手有多可怕? 3、他执着的奉献的精神,让人惊叹不已,也给这金钱弥漫的灰暗世界,穿透近一道耀眼...
春雨洗过的太阳(春雨洗 个性说说

春雨洗过的太阳(春雨洗

一、春雨洗过的太阳 1、我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当你第一次听到王力宏的这首《春雨里洗过的太阳》是什么时候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发生呢?或者你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谁演唱的...
逝去的昨天(逝去的昨天 个性说说

逝去的昨天(逝去的昨天

一、逝去的昨天 1、请记得我们一定能够在那 2、逝去的昨天:lostyesterday最美的期念:themostbeautifulexpectation 3、借我人生的败笔与大家共分享,望看到此文的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昨...
关于离别的日志(有关离 个性说说

关于离别的日志(有关离

一、关于离别的日志 1、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有很多事要做,而不是迷茫的无所事事。 2、其实从下乡的筹备活动到整个活动结束,事情并不都是一帆风顺,但每次遇到问题时,我们都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