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时间:2023-04-2707:31:49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2、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她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成为了最初的端午节。

3、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五月初五日屈原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的拿饭和雄黄酒洒入江中,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本期编辑:蔡宗泉(字礼远),道名蔡持全

5、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一是认为端午节源自古代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二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三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恶月”、视五月五日为“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恶月”、“恶日”说。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

6、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节日的由来是相传战国时。

7、到了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北方无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竞渡。

8、春秋时期诗人屈原因官场屡遭排挤投江而死百姓为了不让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便往江中投米团,由此演变成端午节。

9、说是纪念爱国诗人屈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并命舟楫拯之。后来前者演变为吃粽子,后者演变为龙舟竞渡。

10、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1、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12、他的编辑没什么才华只是在ctrl+cctrl+v

13、位于繁华的西大街与泰山庙隔河相望

14、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15、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1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缯”了。风俗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来说,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要受到上层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的活动,也必然会在风俗生活中积淀。

17、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18、伍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国首都之东门上,可以让我看到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19、每年农历五月初被称为“端午节”。

20、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1、端午最早源于女娲时期,不过那时还没有端午的说法,女娲重修四时之后,发现每年的五月五那天,阳气最盛,过了那天,便阴气渐生。阴气越盛,从那天起,五毒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开猖狂,于是,人们需要在五月五那天,做很多准备工作,用来防止后面的伤害。

2、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3、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4、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影响最深的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5、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6、曹娥(130年-143年),上虞(在今浙江绍兴)皂湖乡曹家堡人。其父曹盱是一名巫师,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年)端午,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子胥,被江水淹死,不得其尸。当时曹娥年仅十四岁,遂投江而死,三日后曹娥尸抱父尸出,乡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遂改舜江为曹娥江,并以曹娥为水神。

7、在先秦时代,老百姓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在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8、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的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

9、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10、端午节的来历: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但是在漫长的选择淘汰中,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最得人心。“其志洁,其行廉”,从司马迁对屈原饱含深情的叙述开始,屈原忠贞爱国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叙述中越发高大。汉代以降,人们就认为端午节是因屈原而起的。

11、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由此足见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世界影响。

12、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

13、觉得好看就点个“在看”

14、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15、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16、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且节日风俗活动,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

17、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18、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传说华夏族的先人以龙为部落标志,伏羲、女娲和禹都是龙族著名领袖,后人自称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上古先民会举行盛大的龙祭,故端午在当时是“龙的节日”。

19、端午节的由来有四种说法,下面分享各种说法的由来及习俗。

20、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有些地区又将五月十五称为端午节。为了区分,便将初五定为小端午,五月十五定为大端午。端午节又叫端午节、重午节、端阳节、蒲节长节、解粽节、五月节、龙船节、粽包节、女娲节。古人于这天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道教称此日为“地腊节”。唐宋时此日午时为天中节,(英文名:DragonBoatFestival)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抗日战争时,曾被称为诗人节。在古代,又是持龙图崇拜民族祖先的祭祖活动日。

三、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简短(200字左右)

1、今天是农历五月初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那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您又知道多少呢?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带您一起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它别样的节日情怀。

2、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3、原来在古时候,人们把粽子包成流星锤抵御怪物····

4、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立下石碑,开始由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书写此碑,千百年来风雨沧桑之后,又由宋朝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临摹,一直保存至今。

5、按照天干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中午又是“阳辰”,所以端午在农村又被称为端阳。

6、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8、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五月初五日因为都为数字,所以端午又被称为重午。

9、到秦汉后,由于国家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端午节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汉时以北方文化为主导,就现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端午风俗沿北俗主要以避恶为主。

10、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11、端午节的由来,其起源就有九种说法。

12、既然里面提到了端午,则说明这个节日在以前就有了。传说嘛,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没有必要弄个水落石出。倒是曹娥被加以神话,世代传颂。

13、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14、有的地方的风俗是给小孩系五色线,在端午当天缠在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脖子上,据说可以驱赶五毒。民间一般把蜈蚣、蜘蛛、蝎子、蛇和蟾蜍称为五毒。五色线其实并不是用五种颜色的线编织的,它并没有颜色的限制,样式也多种多样。随着时代发展,它已经演变成一种装饰品,人们在五彩丝线中编入小铃铛、水晶和木制的各种小配饰,大人小孩都很喜欢佩戴。

15、说是祭“地腊”。五月初五(端午节)名地腊,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

16、而关于端午节来历,民间还有其他各种传说,一起来看看。

17、每年的农历五月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18、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9、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20、挂艾草、菖蒲、榕枝。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四、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的作文

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2、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在远古时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阳气旺盛的午月午日,用刻画上龙形的舟楫载上古粽籺等贡祭品以竞渡形式祭祀龙祖习俗。

4、五毒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五种有毒的动物,我国古代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每年端午五毒孽生,人民通过食用印有五毒图案的五毒饼,寓意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5、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时伟大诗人屈原,满怀一腔热血,写出这个千古名言,在楚国因正直而受到朝中众臣排挤,使一身报复无处施展。楚国灭亡时,感到对生活失去信心,抱着石头走入汨罗江中自尽,后人为了记念这个伟大爱国诗人,就是在他投江这一天取名端午节,每年这一节气,就举行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作为一种纪念。

6、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7、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8、《吕氏春秋》中有《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9、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内涵相沿迄今。

10、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也有一说,最初端午是中国人祛病防疫的节日。

11、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纪念屈原。

12、正因为上述诸多说法,使得端午节名称众多,各本其源,习俗殊异。龙舟竞渡之俗起源于南方,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则起源于北方。由于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及其诗词的深刻影响,秦汉以后,屈原一说由楚地逐渐传播到全国,并为我国人民所公认因此,端午节成为一个风俗活动十分丰富的传统节日,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注人了新内容。

1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我国民间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14、越王勾践,因操练水军打败吴国的历史,卧薪尝胆的勾践回到越国后,于五月初五成立水军,并开始操练,后打败了吴国。后人为了表达对勾践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的敬佩,便有了端午节。

15、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他的真身。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6、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17、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18、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19、端午节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20、纪念药王传说药王是壮医药神。他发现药草,为人治病,还向众人传授种药、采药、治病的知识。昔时壮族地区各较大村寨都立有药王庙,每年五月端午节祭祀药王并进行采药防病活动。许多地方习惯采集艾蒿、菖蒲、枫叶、蒜皮、淡竹叶等中草约熬水洗澡,称之为“浴兰汤,除病康”有金奶花、土、甘草等药物煮豆或蛋吃的习俗,这有利清热解毒和祛风湿。民间还有于此日扯车前草、枯草等洗净晒干,待夏日泡凉茶喝的乡俗。

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英语

1、习俗主要是吃粽子,挂香包等等。

2、说是源于“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直至民国初期,社会上扔有“躲端午”的习俗。端午节的另一类民俗活动,就是为了驱灾辟邪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

3、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艾叶干了以后不要扔掉,装袋密封好以后放到冰箱里保存。夏天孩子起痱子,可以用保存艾叶烧水给孩子洗浴,村里的小伙伴们都有过亲身经历,非常有效。

4、说是源于三代的兰浴。所以周代以来,有朱索桃即饰门。艾人悬户、系五彩缕、桂赤灵符等攘灾避邪风俗,至今民间尚在流行。

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战国时代开始,端午节至今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

6、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的。而端午节包粽子,传说是因为老百姓怕鱼会吃了屈原的尸体而制作粽子投入江中。

7、说是源于春秋越国,勾践在这天操练水军。

8、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9、今天是端午节,祝愿大家端午节安康!

10、还有一种说法是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在他看来,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部落图腾祭祀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和竞渡的习俗,这都是与龙有关的。

11、端午节的来历是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在端午节这天的风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12、在宋代就出现的端午贴天师符风俗,到明清时更为流行。不但有天师符,还有“五雷符”、“纸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13、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14、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15、伍子胥为人忠良,因被小人陷害致其被夫差赐死,其死后夫差还命人将其尸体装入皮革中,在五月初五那天扔进江里。伍子胥冤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16、老百姓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17、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18、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19、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20、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点击展开全文
夏之色为(夏之色为暖的 个性说说

夏之色为(夏之色为暖的

一、夏之色为 1、如:蕾丝打底衫、白色衬衫、白TEE 2、是夜晚繁多明亮的星星, 3、古力娜扎出席活动穿过一身“奶酪色”连衣裙, 4、在和煦明媚与热烈洒脱的春夏交替之际, 5、Ag...
亲爱的路人(亲爱的路人 个性说说

亲爱的路人(亲爱的路人

一、亲爱的路人 1、来吧,来吧,让亲爱的路人珍惜你吧。 2、E先生是一个不会做承诺的人,也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但也自由散漫惯,爱游戏人生,对未来的规划也看似完美。他跟我...
春回大地(春回大地千山 个性说说

春回大地(春回大地千山

一、春回大地 1、春回大地,万象婆娑。 2、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订阅 3、(3)作品的整体设计可结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两个一百年伟大征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疆特色等因...
忧伤的文章(忧伤的文章 个性说说

忧伤的文章(忧伤的文章

一、忧伤的文章 1、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 2、有些人一天不联系两天不联系, 3、我觉得一个女人真正的爱你,不论再怎么成熟,她的情绪会波动、会起伏,会争夺你的精...
我的暑假生活400字(我的 个性说说

我的暑假生活400字(我的

一、我的暑假生活400字 1、先说一说旅行吧!我去了青天河,那里山清水秀,湖里还有小鱼和小虾;更有蝴蝶、蜻蜓在翩翩起舞;还有小鸟在唱歌;那里的路有山路、平路、滑路;山有...
鲁迅的名言警句(鲁迅的 个性说说

鲁迅的名言警句(鲁迅的

一、鲁迅的名言警句 1、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未有天才之前》 2、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
受伤的翅膀(忘了过去有 个性说说

受伤的翅膀(忘了过去有

一、受伤的翅膀 1、草原:朗诵爱好者,用声音诠释所有文字的美,相信声音是另种阅读方式。 2、有的西方国家非常尊重原创。用最俗的金钱标准来衡量亦如此。譬如好莱坞像一个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