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妮日记
1、但是安妮对童年所经历的日常生活却感到很满足。这里虽然拥挤,但是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躲避德国军队的种族屠杀不得已在这里委曲求全。和那些无处藏身的犹太人相比,他们却感觉到非常的幸福。战争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2、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
3、Lie是躺的意思,用法多变,这里引申为“处于”,
4、最别出心裁的地方是翻开外封,里面还原了安妮的那本日记本!
5、《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
6、安妮,你让我们明白,温暖,完美,信任,尊严,坚强;你让我们明白,颓废,空虚,迷茫,但是是糟践自我;你让我们怀念,你让我们振作;你让我们明白,要好好去爱,好好生活。扩展资料:《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是其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7、《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是其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
8、我希望,我能完全信任你,我还从来没有能这样信任过谁。我也希望,你将给我最大的支持。——安妮·弗朗克《安妮日记》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安妮·弗朗克《安妮日记我把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从未想过他人,心里只有自己,在日记里平静地记录下我的喜怒哀乐。——安妮·弗朗克《安妮日记》
9、安妮是日记的作者,是一个开朗乐观、活泼可爱、善于思考的女孩。即使是在最恐俱、痛苦的黑暗时刻,安妮也仍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她在日记中写到“我相信今天失去的幸福一定能从大自然里再找回来。
10、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大的10本书之一《安妮日记》,本书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外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躲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情况。
11、一提到犹太人,很多人都会把这个民族和高智商联想起来,会思考为什么历史上从未超过2千万人口的犹太人却获得了全球23%的诺贝尔奖,为什么哈佛大学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是犹太人,常春藤名校的教授中三分之一都是犹太人,为什么在世界百强企业中30%~40%的公司是犹太人掌控的。纵观历史犹太族名人耳熟能详,耶稣、爱因斯坦、马克思、毕加索、摩根、卓别林、基辛格、卡耐基、柴尔德、茨威格、洛克菲勒、巴菲特、戴尔、谢尔盖布林、扎克伯格…
12、《安妮日记》发行量超过三千万册,此书仅在中国就有多个译本。此外荷兰成立了安妮弗兰克基金会,把那间密室改造成“安妮弗兰克之家博物馆”,此地遂成为一重要旅游景点。
13、日记从安妮13岁生日即1942年6月12日写起,直到1944年8月1日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前不久,1945年3月,安妮与姐姐都因伤寒死于纳粹集中营。
14、《安妮日记》是德国德籍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所以不属于小说。
15、安妮·弗兰克(AnneFrank)是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名闻遐迩。16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16、《安妮日记》是徳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所写的日记。该书是安妮对于藏身密室生活和感情的记载。彼得是安妮的知己。不过最终彼得于1945年五月五日在毛特豪森集中营去世,离集中营解放仅仅三天。
17、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安妮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对种族灭绝政策的怀疑与愤怒。开始时安妮只把避难看做一种冒险,但是,逐渐地她发现自己必须思考这场战争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18、再次翻开这本书是今年疫情的时候,回想两年前武汉疫情封城宅家三个月的家人朋友的状态,再对比安妮的2年密室生活状态,由衷地佩服这位13岁犹太少女的思想境界。
19、安妮在1945年3月死于德国一个集中营,死因是斑疹伤寒。她的亲人中,只有父亲奥托·弗兰克活着走了出去。1945年6月他回到阿姆斯特丹,后移居瑞士。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传扬女儿的日记,让全世界共享。他于1980年8月19日过世。
20、安妮死于德国一个集中营,死因是那里爆发斑疹伤寒,于3月死亡。她的亲人中,只有父亲奥图·弗兰克活着走了出去。1945年6月他回到阿姆斯特丹,后移居瑞士。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传扬女儿的日记,让全世界共享。他于1980年8月19日过世。
二、安妮日记作者简介
1、喜的是盟军一步步登录的消息,这给了秘密小屋里的人无限的希望,他们渴望着自由,希望能再次拥有自由。然而由于他人告密,秘密小屋中的所有人均被关入集中营,日记被迫中断。
2、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3、记录片中当时的幸存者如是说:“在安妮日记中,安妮是如此的真实和形象,我觉得那日记每一个字都会磁铁般吸引着你”;“假如安妮知道自己出了名的话,她一定会很高兴的,我不知道她会不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它”;“尽管她如此年轻她已经知道该怎样生活”……
4、从这本日记中,我们看到一个纯洁、率真又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们对她孩子气的顽皮、倔强、焦躁、苦恼感到理解和同情;我们更为这样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怀抱理想的顽强性格感到钦佩。她在日记中记载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铁证。个性令我们感动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世界正在变成荒漠的可怕现实,感到无比痛苦的同时,仍然坚持自我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败,反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用汲取知识、精神上的充实,弥补物质的匮乏,追求心灵世界的最大自由。这些文字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给人以鼓舞吗?
5、《安妮日记》之所以成为传世之作,是因为安妮在战争中,人性经历最严峻考验的时刻仍能坚守信仰,她以14岁少女初长成的智慧,向世人证明:“工作,爱,勇气和希望”能够救助困境中的心灵,人们可以不用选择颓废、堕落来应对逆境。
6、刚见到这本书,知道这是二战期间安妮在密室中写的日记时,我很惊讶又有些怀疑,不相信在那种环境下,还会有人静下心来写日记。可当我查阅资料确认这本日记是真的时,我就感动了,为安妮的勇气、为她那一颗不惧的心。
7、《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扩展资料《安妮的日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安妮等8人在秘密小屋2年多的生活。安妮的日记不仅真实再现了秘密小屋里的人的日常生活,也揭露了德国纳粹党的罪恶,是指控他们残害犹太人罪行的见证。
8、安妮日记《安妮日记》(TheDiaryofaYoungGirl),是安妮·弗兰克所著作品,是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安妮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导演:乔恩·琼斯主演:凯特·阿什菲尔德伊恩·格雷EllieKendrick百度一下就可以了pps或迅雷优酷视屏暴风爱奇艺百度里有呀。
9、安妮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明白一一
10、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11、乐观、信念、感恩、勇气和爱。
12、这书里有一个鲜活的生命。
13、1942年,13岁的安妮随家人来到密室避难,度过了25个月的“昏暗”生活。当年,安妮与父母、姐姐以及另外4个犹太人就躲在这里度过了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她用日记详细描述了“密室”生活。1944年9月3日,安妮一家等80多个犹太人被押上“死亡列车”。到达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当天,就有50多人被赶进毒气室惨遭杀害。安妮一家幸免于难,但被强行分开,安妮和姐姐被押到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春,集中营爆发斑疹伤寒,安妮和姐姐相继患病死去,安妮死时只有15岁。躲在密室的8个人中惟一的幸存者——安妮的父亲回到阿姆斯特丹,从弥普·基斯那里拿到女儿的日记,于1947年6月25日出版了书名为《密室》的安妮日记。
14、②另随机抽取1位幸运留言者
15、做一位合格的父亲|点读
16、她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作家
17、➌漫画图像特有的艺术特色。
18、《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日记里最开始的安妮就像每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样,日记里是对朋友的评论和对异性懵懂的描述,透过纸张看到的是无忧无虑,自信活泼的小安妮。
19、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4起,至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4日他们被秘密警察发现。安妮死于1945年3月初的集中营,再有几个月就是她十六岁的生日。
20、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收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
三、安妮日记电影
1、自信、信任、温暖、完美、尊严和坚强。
2、读着这样一本书,我们仿佛穿越到近80年前的欧洲大陆,和这个名叫安妮的乐观女孩一起,身临其境地经历战争,感悟人性中最熠熠生辉的善良和勇敢。
3、读英文名著万卷书,走人生成长万里路
4、没有人会因为施与而变得贫穷。
5、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6、另一方面,在阁楼中度过的25个月也是安妮开始进入青春期的时期,她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了,因此《安妮日记》也是一位少女成长过程的真实记载。在开始记日记时,安妮称自己为“安妮”,逐渐地,她改称自己为“安妮·弗兰克”,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在当年的阁楼,今天的安妮·弗兰克纪念馆的墙上,有一道道铅笔做的记号,这是安妮记录的自己的身高变化。她第一次有了月经,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安妮甚至非常坦率地谈到了自己对性的朦胧的好奇,她称自己看到女性的裸体总是非常“激动”。在阁楼里,她还和彼德一起偷偷研究他们养的猫的生殖器官,并对彼德能如此冷静地谈论“性”感到非常钦佩。
7、《安妮的日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安妮等8人在秘密小屋2年多的生活。安妮的日记不仅真实再现了秘密小屋里的人的日常生活,也揭露了德国纳粹党的罪恶,是指控他们残害犹太人罪行的见证。
8、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内容简介: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
9、打开书,一格格如插图般精美、赏心悦目的漫画格子,编织出引人入胜的故事。书籍内页纸张厚实,印刷也细腻柔美,再加上16开大开本,阅读体验很好。
10、我看过《安妮日记》取材于二战时的真实事件。小女孩安妮与她的家人和邻居为了躲藏纳粹的搜捕,藏在一间库房大楼的顶层中。这一藏就是2年多。在这暗无天日的生活中,10来岁的女孩安妮却在耐心而快乐地写着她的日记。安妮的日记,传达了生活在绝境中的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女虽在绝境也不放弃的乐观,以及在艰苦的环境也阻挡不住的情感的萌发。人们在二战结束后发现了这本日记,依据这本日记编写了《安妮日记》。在《安妮日记》里生活的人,他们没有自由,生命随时都会因为一次偶然的暴露而丧失;他们没有起码的生活保障,连饱暖都成为奢求……。
11、《安妮日记》(TheDiaryofaYoungGirl),是安妮·弗兰克所著作品,是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1名成长中的少女,安妮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产生冲突的困惑和对性的好奇。同时,对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据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安妮日记的最后1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12、▲厚厚滴精装书,很有分量
13、在此期间,安妮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到日记里。
14、安妮和他的父亲被关押在不同的集中营,安妮在苏军解放前便不幸死去,她父亲则熬到了集中营解放的一天,成功从集中营中生还。
15、大家好,我们每周一期的点读节目又和大家见面了。这周我们要推荐的书是《安妮日记》,这本书是很多中学里学生的必读书,以描写二战中犹太人的悲惨生活出名,作者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但是这本书对于我们的意义,不仅在于反思战争和种族屠杀这样宏大的主题,它还让我们看到一个在豆蔻年华、本应单纯无知的女孩子,有着怎样丰富和成熟的内心世界,看到成年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16、1994年,在获得安妮·弗兰克基金会颁授的人权奖后,纳尔逊·曼德拉在约翰内斯堡发表讲话。他说在读了安妮的日记后,“从中获得许多鼓励”。
17、《安妮日记》充分显示出了作者的写作才华,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它不仅是当代青少年阅读的经典之作,也是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它对纳粹党罪恶的揭露,对二战时期历史的描写,使它独具历史价值。
18、纳粹党占领荷兰后,开始疯狂搜捕荷兰城里的犹太人,为了逃避逮捕,安妮一家住进了秘密小屋,安妮的生活因为敏感和争吵使得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凄苦的逃亡生活,只能从口语表达、窗外的情景和收音机了解外面的世界,纳粹党对犹太人的疯狂杀戮以及盟军的步步登陆,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但由于他人的告密,小屋的人都被关入了集中营,安妮的日记也由此中断。
19、另外,著名美国诗人约翰·贝里曼(JohnBerryman)也曾表示,日记描写的内容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描述了青春期的心态,而且“以细致而充满自信,简约而不失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孩子转变为成人的心态。”
20、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女儿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后来被转译成55种文字,书中语言亲切易懂,朴实无华,这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内心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四、安妮日记主要内容
1、《安妮日记》全新未删节详注版中文译本,2019年1月四川文艺出版社、酷威文化出版图书,作家安妮弗兰克的作品,纳尔逊曼德拉推崇的勇气之书,约翰肯尼迪赞颂的人性之作,奥黛丽赫本认同的情感之籍,人类世界最重要的记忆之出自一个15岁少女之手。
2、▲安妮卧室的复原图,桌上还摆着日记本
3、安妮.弗兰克是个活泼,可爱的犹太女孩.由于德国法西斯残暴地屠杀,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以及邻居们躲进了“后屋”.在后屋的生活必定是艰苦而又难熬的。他们白天不能开窗,晚上不能开灯,天天说话只能低声细语,一个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渐短缺,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仍然随时一丝不苟地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纠正错误,每天仔细记日记。在那样的年代,这样的行为是少见的。就这样,这个少女用自己的日记,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了
4、《安妮日记》的诞生,是安妮父亲——当时唯一幸存的人为了女儿的梦想而整理出版的一本传记,一经出版风靡全世界,六十年代,美国百老汇、好莱坞都以戏剧、电影的形式介绍了安妮和她的《安妮日记》。该剧当年获得普利策奖,纽约评议家奖,戏剧舞台奖等,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使不同国度的不同阶层的人为之动容,是她所表现出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在精神、情感、理想等方面的巨大丰富与真实。今天,我们再次触碰她,是因为她正好契合了我们现在生活所要面临的心理需求,时代是变了,但生活依然重现着历史。
5、《安妮日记》是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6、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便开始写日记。
7、作者简介:安妮·弗兰克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为奥托·弗兰克(OttoFrank)一家的小女儿,由于当时纳粹德国排斥犹太人风气日盛,父亲奥托便放弃于德国的事业而将家庭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
8、安妮在日记里写,“我看见世界正在被变成一片荒野,我听见雷声正在接近。可是,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来临。”
9、这个不到16岁在纳粹集中营中被伤寒病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当时距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女儿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
10、“对于每个孤独的或者不幸的、忧心忡忡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到外面去,一个人待在那儿,和蓝天,和大自然,和上帝在一起只有在那你才能感一切都是它应有的模样,上帝愿意人们在他那淳朴、美好的大自然中得到幸福。只要是这样——多永远都会这样——我就知道,在任何情况下任何苦闷都会得到一种安慰,而且我坚信,大自然就是这样减轻着许多痛苦。”
11、《安妮日记》的社会评价:
12、他把自己对种族隔离的反抗和安妮对纳粹的反抗相提并论,并以“因为这些信条都是完全错误的,也因为古往今来,它们不断被和安妮·弗兰克相似的人挑战,所以它们必定会失败。同样于1994年,捷克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在回应怎样面对当时东欧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的政治与社会变化时回答说:“安妮·弗兰克留给后人的精神至今仍在,并且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13、《安妮日记》作者 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德国犹太人 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家庭; 1933年,希特勒上台,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两斯占领了荷兰; 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弗兰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父亲的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 1944年8月有人告密,隐匿的8个人被捕并关进了集中营; 安妮被埋葬在贝尔森集中营的万人坑。 二战结束,仅安妮的父亲生还; 《安妮日记》是安妮的第一本传记,详细描述了安妮短短的16年的生活,特别是安妮最后在密室和集中营中的生活。
14、如果我们说thechurchliesinruinstoday,意思就是教堂如今是一片废墟。
15、安妮·弗兰克在自己12岁生日时收到一个日记本,从此便开始写日记,13岁由于自身处于犹太家族,为了逃离纳粹的恐怖统治,便开始了密室生活,在这样不见天日的生活里,安妮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被她写在了日记里。她把每一次的艰辛当成一次丰富自己日记的材料,将密室生活当成一场有趣的冒险。
16、安妮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躲在密室里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1942年6月12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前不久。
17、在日记的美国发行版中,埃莉诺·罗斯福(即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在序中写道:“在我曾阅读过的书籍中,这是其中一个对战争影响的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
18、父母只能给孩子好的建议或者将他们送上正确的道路,但是最终形成何种人格还是由孩子自己掌握。
19、真实故事往往比虚构的更加震撼人心,这也是为什么《安妮日记》在几十年间广为流传,感动了世界各地数千万读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20、以色列导演、编剧、电影配乐作曲人。代表作《和巴席尔跳华尔兹》,2008年获得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洛杉矶电影协会最佳动画片奖和最佳纪录片亚军,并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五、安妮日记描写身体的片段
1、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
2、战争使人成熟,使人的思考更深刻。安妮写,虽然身体被禁锢了,可是灵魂还是自由的,还可以去渴望:
3、阅读《安妮日记》这本书,你一定要对相关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如果只是随意的翻看,你根本无法从字里行间中深切的体会到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日记。你也无法体会到这个小女孩对于未来和平世界的憧憬和向往。安妮和其他七个人为了活命,躲避法西斯屠杀,不得不挤在一间狭小的密室里。
4、正值豆蔻年华的她原本有着美好的未来,但纳粹反犹的阴影一步步逼近,彻底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5、并发挥漫画最擅长的幽默,充分提升阅读的趣味性。
6、《安妮日记》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历史,但却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那就是:即使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不要因为困难而乱了脚步。
7、现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安妮之家(AnneFrankHouse)每年有超过50万的游客,会前往参观。当时这个犹太小女孩AnneFrank和她的家人就藏身在这个小地方。就在此地,安妮法兰克写出闻名于世的《安妮日记》。日记的原稿作为安妮之家永远的典藏向公众展示。
8、插画/(以色列)大卫·波隆斯基(DavidPolonsky)
9、“安妮日记图像小说,幽默跃然纸上。”
10、安妮宝贝《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八月未央》,《彼岸花》,摄影集〈蔷薇岛屿〉,都市心情笔记〈清醒记〉,《二三事》
11、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一次演说中提到说:“在众多于我们历史重要关头,站出来为人性尊严辩护的人当中,没有谁的说话比安妮法兰克更铿锵有力。”同年,一位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堡(IlyaEhrenburg)也认为,“这是一本代表了六百万(犹太)人心声的书,纵使这不是甚么雄壮伟大的史诗,只是一本普通小女孩的日记。”
12、▲灰色部分是安妮一家藏身的“密室”
13、安妮后来被解送到德国的一个集中营,那里爆发斑疹伤寒,她次年的3月间先后死亡,一个月后,这个集中营获得了解放。 另外,库拉勒和克莱斯被捕后,被送进荷兰的集中营。克莱斯因健康原因一个月后获释,后于1959年过世。库拉勒次年被送往德国服劳役,中途逃脱,后移居加拿大,1989年过世。
14、“我的内心常常充满了忧伤,可是从来没有绝望过,我把我们藏匿的生活看作是一场有趣的冒险,充满了危险和浪漫,所有的穷苦都为我的日记添加了趣事,我决心要过一种与其他女孩完全不同的生活,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是趣味人生的一个好的开端。”
15、《安妮日记》是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16、本书的蓝思指数是10推荐中高阶的学生阅读。
17、▲从苏格兰来的学生们走访安妮和家人躲藏时的住处。
18、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于1994年接受埃利·维瑟尔人道主义奖时的演说中提到,安妮的日记“唤醒我们不要再作出愚蠢的岐视行为”(指当时于萨拉热窝、索马里和卢旺达的种族战争和屠杀)。
19、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个自然而成功的电影剧本,它拥有正能量的完美关键词——
20、颓废、空虚、迷茫和糟践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