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元节的由来
1、6:有缘人也可以佩带开光了的法器、念念佛号、经文,一串佛珠在手可以挡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家中有玉佛或玉观音的也请随身佩戴;
2、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3、注:早时《盂兰盆经》传入,核心教义是以佛法供养父母,报答双亲和先祖恩德。
4、另外,这个节日不只中国有,它流行于东亚文化圈。日本称"盂兰盆节",是日本祭祀文化中的重要活动(日本夏日祭典最隆重),该节于日本江户时代(清朝)形成。
5、另一则为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6、中元节在其形成时期,与佛教和道教的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长期的发展与融合过程中,儒家占据了主要地位,其宗教色彩渐渐消失而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祭祖节日,这正如张弓所说,“显示了我国古老的农本文化包容与改造异域文化因素的巨大能力”,同时展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伦理道德和文化心理。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中元节在近代化的过程中逐渐衰落,但其仍是民间进行家庭伦理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民俗记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7、2:另外探病问丧可免则免,医院、坟场等阴气重的地方不要去;
8、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9、此外,中元节的习俗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10、3:最好避免到江河、海中游泳;避免一人独行僻静地,要多人结伴;及晚上尽量不要出去;
11、七月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丨东京梦华录
12、中国自商代以来,就非常相信鬼神。虽然在他们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还有天神和地祇的存在,但是却以“人鬼”作为中心信仰。中元节,即是和人鬼有密切关系的节庆。因此我们将从中元节的由来、中元节的传说、中元节的意义,以及中元节有关的活动等方面来探究这个属于“鬼”的大日子——“中元节”。
13、中元地官赦罪清虚大帝是道教大神,最流行的说法即帝舜,是黄帝的八代孙,母死后父再娶,继母生了儿子象,舜常遭继母及象所害,唯舜仍事奉父母、相待幼弟恭敬友爱如一。
14、另一说是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灵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是用素筵祭祀,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中过夜。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渡“无主孤鬼”。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称为“鬼月”,需要祭奠,“七月半”也就演变成“送鬼节”。
15、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中旬,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之时。
16、古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中国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17、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两则:
18、中元节,即七月十五祭祖节,我们家乡称为鬼节、节日习俗主要是祭祖、上坟焚烧纸锭、幂钞等。
19、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20、又据《佛祖统纪》记载:中国南朝梁武帝萧衍信奉佛教,并于公元504年宣布佛教为国教,设“孟兰盆斋”,使得盂兰盆会在佛教界大为盛行。节日内容除施斋供僧外,寺院还举行诵经法会,举办水陆道场,放灯,放焰口等宗教活动。
二、中元节的由来及传说
1、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祇。传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2、鬼节为民间俗称,又称"七月半";道教叫法为"中元节";佛教叫法为"盂兰盆节"(盂兰节)。所以,鬼节、七月半、中元节、盂兰节,它们都是对同一节日不同的称呼。
3、近代至今部分人常把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视为阴森恐怖的鬼节,有不少禁忌,例如不要贴墙走、不要在七月搬家或结婚、晾衣服不能留到半夜,但部分禁忌如晚上不要外出等并没有传统文化基础,因为传统上地官诞不少祭祀和庆祝活动都是晚上进行,与传统习俗有矛盾。
4、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5、鬼月的最后一日,即八月初一之前一日,叫做关地门。这一天是众鬼放完假期,重新回到地狱的日子。我们要善始善终,在这一天,也要祭祀,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如果当年有“开地门”祭祀,这天不能不祭。如果当年没有“开地门”,这天就不用祭。
6、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7、但值得注意的是,《盂兰盆经》中所讲述的例如“度父母,报父母之恩”的目连救母的传说,与印度佛教强调出家修行,断绝父母养育之恩相背离,是一种典型的汉民族的报恩方式,带有鲜明的中土孝道思想的影子。此外典籍中存在多处如“三公”、“盂兰盆”等具有中国特色且难以在印度佛典中找寻或据以翻译的词汇。因此学界大体认为《盂兰盆经》是一部中土僧人根据中国原有的文化传统创造的一部疑伪经。
8、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齐集黄河岸边的戏台前广场,竞观河灯。各色彩灯顺水漂移,小孩子紧盯着自家的灯能漂多远。老太婆嘴里念念叨叨,不断祈祷。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9、鬼月的第二天,即七月初是公共场所开地门的日子。商号、衙门等单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祭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月平安度过,别出什么灵异事件。
10、元节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
11、自古以来,人与天地神鬼的互动由来已经很久了,七月是我国民俗传说中的“鬼月”,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大帝赦罪之节日
12、5:绝不可玩牒仙、笔仙这类东西,在本月会非常危险;
13、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14、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女儿,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15、不能随地勾肩搭背
16、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17、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18、随后中元节祭祀发展为盛大祭典,而唐朝后佛教达到鼎盛,佛教中出现"盂兰盛会"。祭祀文化内涵类似,但仪式和规模升级。
19、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20、“盂兰盆”由梵文Ullambana的音译而来,为“救倒悬”之意,原系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的节日。据《盂兰盆经》记载,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目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尽磨难,食物入口,贪念使之化为烈火,如处倒悬,请求释佛救度。释迦要他在结夏安居结束之日,即七月十五日,准备百味五果,供养十方僧众,并作盂兰盆以祭其母。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后来佛教徒遂根据这一神话兴起孟兰盆会,以超度亲人灵魂。
三、中元节 由来
1、民间会放河灯为鬼魂照路,并设食祭祀,焚纸钱,跳钟馗,祭土地,诵经作法等活动。
2、据说当时释迦十大弟子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的折磨,于是目连就想用钵盆装饭菜给她吃,但是饭菜却被饿鬼夺走了。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所感动,授予其盂兰盆。按照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着珍果素斋来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能够得到食物。而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会有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会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普渡会,也就是我们的中元节。
3、由来。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传说。“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4、鬼月设有普渡节,各家按照私宅片区划分,依照前人传下来的祭祀的日子,设宴普渡众生。道光年间之《金门志》卷十五曰:“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设醮,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已经没有了公祭。,家家户户都在做私祭的同时,也在分担公祭的义务。
5、广西一带在七月半有跳天灯习俗。跳天灯一般在村头较平坦的场地上进行,72个小碗装上豆油,分别排成9行,按前后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离置灯并点燃,跳灯的人头戴面具,手持木鱼、小鼓、锣钹等乐器,亦有手持挂纸花条木棍者。开头由一人带头敲打木鱼,按节奏有规律地在每行灯中穿来跳去,到行角转弯处,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转弯动作,并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乐器及道具。夜间观跳天灯的场面,宛如长龙在星光中舞动。
6、每年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7、鬼月的第十五天,即七月是中元节,即鬼节,按民俗应当祭祖,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候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上街。这一天的黑夜(清晨和深夜),鬼魂大聚会,阴气最盛。同样道理,第二天,即七月公共场所祭祀。
8、中元节是道家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所以每个地方中元节的习俗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到了中元节这天,中原地区的人们会将小麦的碎屑做成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来到田间进祭祀。还会准备很多的水果,肉类,酒和纸钱等物品来祭祀祖先,希望能够得到祖先的庇佑。而南方地区的习俗就更丰富了,许多的地方的居民会用制作纸人,纸船和锡箔元宝,放到水中间点燃。有的地方出嫁后的女子在中元节必须要回家祭祖,而且需要准备纸衣。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过中元节,他们会通过歌舞的方式来祈求神的庇佑。这些都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内容。
9、晚上睡觉鞋头不宜对床
10、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半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11、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1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13、4:绿色植物属阴,恋人夜间不要到下面多停留,夜晚请不要带帽及墨镜遮眼;
14、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7月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15、中元节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16、虽为伪经,其价值不可低估,讲究“出世”的佛教与讲究宗法伦理的儒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由于《盂兰盆经》对中国传统宗法文化的吸收融合,才能够得到本土民众与统治者的认可和信奉,使得盂兰盆节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教节日在中国逐渐兴盛起来。
17、中元是佛教的“盂兰盆会节”,首创者据说是南朝梁武帝萧衍。4“盂兰盆”一词来自佛教的说法,被称为“屋兰玛纳”(梵文ULLAMBANA),是“解救倒悬”的意义,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为旨意,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替孤魂野鬼诵经布食。
18、祭祖节在阴历七月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19、一个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觊觎,是真的…
20、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四、中元节的由来作文
1、关于中元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传说。
2、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善事父母,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孝更是一种伦理规范,一种处理宗族关系的方式,一种秩序的建立。祭祖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它是维持宗族关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可以说,祭祖正是这种宗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一个寄托。
3、儒释道三家,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都是节日,只是名称不同。道教称为“中元节”;儒家称为“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4、“中元节"这天老人还嘱咐不可买鞋子,夜晚不要拍照,不要照镜子。室内不挂风铃和铃铛,据说这两样东西可以进行阴阳两界物质传递,会招开不好东西。
5、鬼节也称作中元节,源于佛教盂兰盆会。相传,释迦牟尼弟子目连尊者父母双亡,修道之前十分思念母亲,得道后,他开天眼通在地狱寻找自己的母亲。发现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以救其母。佛陀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佛说盂兰盆经》。
6、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7、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盂兰盆”。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8、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9、按照指示,目连尊者与众僧人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百味五果、饭食素斋供奉地狱里的众生,解救了自己的母亲。因此,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所说的“鬼节”。
10、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11、鬼节的民间传说相传鬼节那天,地狱之门将开启,阴间众鬼魂放归人间。有后人祭祀的鬼魂会回家看看,并接受亲人祭拜和供奉。那些可怜的孤魂野鬼就只能游荡野外了,总得寻点吃的吧。
12、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行,因此中元节也有“盂兰盆节”之称。
13、“中元节”,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来到人间探望自已亲人吃食供奉,而无主孤魂会在人间游荡。所以这一天老人会嘱咐孩子们下班早早回家,晚上不要出门去瞎逛,更不要夜不归宿,因为,这天阴气重,免去遇上"邪物”晦气缠身。
14、七月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15、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16、忌乱踩冥纸,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17、一说是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的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历经千辛万苦才到阴府,见到死去的母亲被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母亲,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了。为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道教也在这一天举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烧冥纸,让无主孤魂饱吃一顿。
18、“中元节”,桂东人称之为“七月半”。
19、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20、不要伤害无辜生灵。
五、中元节的由来
1、“抢孤”是中元祭祀活动中台湾所特有的活动。但在中国旧时民间也有过.中元节期,旧时往往有设坛延僧道斋孤之俗。其坛上除锣鼓丝竹之外,要放水果包子。这本是用以祭祀、施舍孤魂野鬼的,但斋蘸仪式结束时,僧道将其抛下,众人争抢,故称。俗说已婚妇女抢到可得子,小孩抢到则一生平安。
2、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3、每年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女儿,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中元节。
4、从有关七月十四/十五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5、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民间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后一天都要进行拜祭。
6、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7、在盂兰盆会中,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做“放焰口”。“焰口”就是佛教所谓地狱中的饿鬼,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放焰口”在黄昏或晚上进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次日凌晨。先由僧人诵经、做法,最后由主持用米粮、净水在四周挥洒,为鬼魂施食。
8、—是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9、“鬼节”这一天,很多人都会烧纸钱来祭祖,以此寄托哀思,但在这一天不要乱踩纸钱,纸钱本是给祖先及逝去亲人的祭品,踩踏纸钱会让祖先生气。
10、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11、鬼节也称作中元节,源于佛教盂兰盆会。相传,释迦牟尼弟子目连尊者父母双亡,修道之前十分思念母亲,得道后,他开天眼通在地狱寻找自己的母亲。发现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以救其母。佛陀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佛说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尊者与众僧人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百味五果、饭食素斋供奉地狱里的众生,解救了自己的母亲。因此,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所说的“鬼节”。
12、在民间亦有很多形式别样的“荐新祭祖”的节庆活动,其意义与“中元节”的主旨是相同的,如“麻谷节”(河北)、“田了节”(广东)、“鲜果节”(布依族)、“抢猪节”(畲族)、“丰年祭”(高山族)、花衣节(广东)、施孤节(广西)……
13、在中国儒家“三纲”“五常”深入人心,儒学位于正统的情况下,三教彼此交流融合,结合儒家“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的基本思想,最终,中元节以纪念逝去的祖先为基本内容,适应了儒、释、道三家和民间的种种需要而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认可的节日。
14、佛教的盂兰盆节,则起源于《大藏经》记载的“目犍连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不能救度自己过世的母亲,所以就向佛陀请教。佛陀就授意目犍连:到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养僧众,功德无量,可凭此慈悲心,救度其亡母。目犍连依教而行,母亲最终获得食物,得到救助。这种佛教活动被称为盂兰盆会。盂兰是古印度梵语的音译,意为倒悬,形容亡人之苦。盆是汉语,指盛放供品的器皿。孟兰盆即指这样的佛教活动可以解脱亡人的倒悬之苦。我国佛教借助儒家传统的“孝亲"礼俗,将七月十五日演化成了弘扬佛法的"孝亲节",不仅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也受到了官方民间的普遍欢迎,因而对七月十五日的民俗活动影响也最大。
15、民间有言:七月初一鬼门开,七月十四鬼乱窜,认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阴气重,中元节前后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要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16、到了明清时期,盂兰盆节的佛教正统意义进一步淡化,成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北方出现了放河灯、做盆会、回乡祭祖、看演经文、放焰口等节俗;南方则有了祭墓、祭无祀之鬼、放焰口、为先祖烧冥衣等习俗。这些都是祖先亡灵超度的节俗习惯,与佛教无丝毫关系。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现世之人可以用功德去转换天神和地鬼的位置,也就产生在地官赦罪的日子,通过施舍钱米请僧道做法超度祖先亡灵,即通过做功德使祖先得道升天,庇佑后人的节俗习惯。
17、这一次祭祀就完全是出于善意。因为沦为鬼道,乃因为前世犯了恶念,今世在鬼道中受难受罚,刀山火海,以赎罪愆。更有沦为饿鬼者,喉咙狭如针,一世内不能饮食。又有孤魂野鬼,中元节无人祭祀,寂寞凄凉。所以,得为人道的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块后,还需要奉献爱心。如是,则善道不灭,亦可感化其属,劝其向善,早日超脱苦海。所以,不是简单地吃吃喝喝的。
18、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
19、中元节又称“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鬼节”或“盂兰盆会”。从南朝梁朝始有盂兰盆法会,人们在这一天以殊胜的盂兰盆斋供养佛僧,恩报今世和七世亲恩;从宋代起,道教的中元文化大兴,祭祀求赦亡灵罪愆、建醮普渡孤魂野鬼,有的仪式与民俗活动甚至延续一个月。
20、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