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诗句与材料的作用(作者引用诗句的作用)

时间:2023-07-2300:24:00 引用诗句与材料的作用(作者引用诗句的作用)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引用诗句与材料的作用

1、它们经过岁月洗礼。这些短小精悍的语句,在记录手段、方式、载体明显缺乏的年代,能够不断档、不掉线的流传下来,广为人知、频频吟诵,必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关照一代又一代人前行,才能为人类所记忆、流传,成为永恒经典,经典永流传。

2、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启迪读者

3、切割法在引述材料时截取供料的部分内容用以开头或用以议论的方法。如:

4、总之,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把传主彰显出来加以理解。

5、而位错移动导致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

6、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

7、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如骄子,不可用也。(语出《孙子》)

8、解题时要经过五个步骤:

9、能够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10、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

11、详写:读者陌生、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

12、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感情;

1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要不得的。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找不到与选项“酷似”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句子,由这个相关的句子去作出推断,从而判定选项的正误。

14、解读:《西游记》中有猴子捉弄八戒的喜剧,也有唐玄宗告别太宗的深情,于是便有了这句经典诗词。这句话浅显易懂,也易于材料里使用,可广泛用于招商引资、队伍建设、青年座谈、演讲致辞等多个方面。

15、整理3年的金句集锦(36)

16、能够使文章看起来优美而富有含义;可使所表达的语言意思简洁凝练,增添感染力,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起到引出观点,引出故事,作出结论的作用;

17、诗词之好处不用赘言,各位读友各有一杆秤。也暂不论如何学习诗词,读友们各有各的方法。这里单就如何在本职工作(起草文稿)中抓好诗词古语的运用,与大家作分享。此系列推文以解读方式进行,为咩咩君原创。每期10条。读友们如有更好见解,或者意见建议,欢迎在留言区交流。

18、(2)审(题干、选项),要求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

19、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语出《大学》)

20、①虚词:18个虚词(之、其、而、则、以、于、为、何、乃、若、因、所、者、且、也、焉、乎、与)必须过一遍。

二、作者引用诗句的作用

1、公文材料里的诗词运用(1)

2、操作时要打草稿,由于文言句语言障碍较大,难以一锤定音,如果一下子写在试卷上,然后再改,造成卷面邋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差。

3、在表情达意上更得体、含蓄、别致。

4、我爱诗,因为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

5、参赛者所选择的古律诗词题材不限,要求诗词属实可考证,并充分体现材料学科的独特魅力。如“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等,可按材料材质、性质功用、工艺流程等角度搜寻诗词并进行分析;

6、装呗,显着有学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闹玩的啊别生气.应该是做铺垫,在着就是承接的作用,也可以首尾呼应一下,句尾也可以用一个就形成呼应了,说的对错莫见笑,幸会这位.

7、诗句表现了金属高强度、高塑性的性能。

8、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因此,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9、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释义:春风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0、其已知有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

11、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2、如,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来说明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该句引自《尚书》,生僻但并不晦涩,虽然并不常见但字面意思容易理解,仅8个字就充分说明了志和勤的重要性,其效果远胜于“有志者,事竟成”等常用格言,虽然二者表达意思基本相同,但前者更能体现出领导人深厚的文化修养,更能说服听众。

13、总觉得以自己的小聪明搞好成绩是没问题的,殊不知,浪费的时光再也不回头,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整天唉声叹气,正如岳飞《满江红》中所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引用了一两句诗词,说理的分量就大了些。

14、(4)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15、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引用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后,紧接着进行了如下阐述:“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论证了学和才的关系,借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三是化用诗词名句。改变原句的字词或组合形式,产生新的意蕴,抓住听众的听觉感官,使其认同讲话者所表达的意思。

16、a:青年成长应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对成长路上的“指示牌”视而不见,对“好声音”听而不闻,我行我素,几十年后,必然悔之晚矣。

17、可以使文章显得新奇、有趣。

18、解读:这句古语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在各类材料里面常常用到,咩咩君在此就不赘述,各位读友自有体会。

19、友情推荐雄文和房立洲老师的力作:

20、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三、写材料引用的古诗文

1、(2)认真审题文题对应

2、正用又称“正引”,就是引用者对所引用的语句持肯定的态度,用在引文与原文意思相一致的场合。正引一般是用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它既可以是明引,也可以是暗引。如:

3、材料和观点之间缺乏有机的过渡,使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不贴肉。

4、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观点鲜明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困难与阻挠才能够成功。自从经历了那件事后,我一下子懂得了这个道理。(下面就是写那件事)“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家喻户晓,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体会过呢?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为母亲过一个节日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所成就啊。“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我们的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友情是我们生活的照明灯。”自从看过了《夏洛的网》这本书后,我真的觉得友情无价,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6、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

7、(3)找(筛选信息),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8、特别是涉及一词多义的词,一定要联系语境确定其意。同时要联系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知识。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出《论语》)

10、说到这里,我实在无法掩盖积存已久的现代悲哀。我们的时代,离两汉六朝已那么遥远,不知何时突然掀起了一种不伦不类的当代骈文。一味追求空洞套话的整齐排列,文采当然远不及古代骈体,却也总是不怕重复地朗朗上口。有一次我被邀去参加一所大学的校庆,前来祝贺的官员居然有五位完全重复一个同样的开头:“金秋十月,桂子飘香,莘莘学子,欢聚一堂。”后来又有一位官员只把“金秋十月”改成“金风送爽”,后面十二个字还是一模一样。我想大笑又不能不掩口,因为四周都觉得这才像是好文章。

11、③答题要注重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考虑。

12、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会让你找回了那份遥远的生活回忆,给你此时纷乱的感情体验一个定型,给你痛苦而枯涩的构思一种启发,,给你茫然不定的选择一些灵感的润色,使你笔下的文字亲切而又有灵动感。

13、简单高中生交流11群:698485737

14、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15、(5)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16、原来诗词中蕴含了这么多的材料科学知识,

17、运用:加强队伍建设是永恒的课题,是事业发展的最大根基,我们要坚持严管厚爱理念,既要给予组织的温暖,又要落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赋予“革命的担子”,那种“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

18、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释义: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解读:这句古诗很美,但要用出来却不容易,特别是要用得出彩的话,更需下一番功夫。该句古诗是张若虚有着“孤篇盖全唐”之美誉的《春江花月夜》中的第五句,通过前面四句的情景描写,让人进入“春江花月夜”的纯美世界,浮想联翩便开始了:江畔之上,是谁最先看到天上的月亮?而天际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先照见江边的人?简单问句背后是对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的探索。咩咩君认为,此句可用于离任类讲话、旅游致辞、家风建设等方面材料,可表达离情别绪之情,可推介大江大河之景,可抒发家庭温暖之感。

20、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

四、引用古诗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1、文学类文本阅读:(4-6题,12分,力争10分以上)(约11分钟)

2、日记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记,可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

3、(5)品味关键词句:释义+还原意境+运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4、(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5、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

6、(材料1)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7、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8、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

9、(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0、①对所读的文本中的疑点、难点提出问题,要求深入研讨;

11、议论文表现手法的作用

12、老秘网半月谈:对学习用心,让文稿走心

13、●语文老师强烈推荐:这10篇美文,你一定要背一遍!效果奇好

14、议论文修辞手法的作用:

15、《长恨歌》、《琵琶行》、《水调歌头》,无数的佳作名篇更是文学引以为豪的宝贵遗产.

16、咩咩“粗俗”译文:喊你下决定的时候不下,看嘛,事情会越来越糟糕。

17、当断不断,其祸更生。(语出《魏书》)

18、注重表达方式和技巧:

19、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20、2021年4月23日—2021年5月5日

五、引用诗句的作用

1、司马迁的文笔,是对他周围流行文字的艰苦挣脱。在他之前,文坛充斥着浓郁的辞赋之风。以枚乘、司马相如等人为代表,追求文学上的铺张和奢侈。到了司马迁时代,此风越演越烈。好像是要呼应汉武帝所开创的大国风范和富裕局面,连散文也都竞相追求工丽、整齐、空洞、恣肆,甚至还要引经据典,磨砺音节。虽然确也不乏文采,却总是华而不实、装腔作态。这种倾向发展到以后,就成了过度讲究藻饰、骈偶、声律、用典的六朝骈文,致使到唐代,韩愈、柳宗元他们还要发起一个运动来反对。

2、③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等。

3、增加文章文学色彩、增加可信度、升华主题、再联系文章回答问题在说明文中引用往往是为了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这样引用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不但加强了文章的力度,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性。

4、咩咩“粗俗”译文:犯了错不知道悔改,你是真错了。

5、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6、(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7、运用:来吧,来xx尽情游玩吧。这里不只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豪迈,也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意境,来到xx,你便会感知什么是美不胜收。

8、我想,大家还是应该更认真地读《史记》,除了认识历史学上的司马迁之外,还应该认识文学上的司马迁。

9、材料非常简洁明了,引述材料可用照搬法,一次性照搬两则形成对比,或一次照搬一则分而用之亦可。

10、材料二:从1920年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至今,一个世纪即将过去,古代典籍对于当下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已然成为天书,传统诗词与新时代价值之间的文化天堑即将形成。对于这种现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曾深表担忧,她说:“守着一座宝山却不自知,甚至还会为了贪图享乐做出违法之事,这是现代年轻人的悲哀。”

11、就此,我真的可以用几句话结束这篇文章了:《史记》,不仅是中国历史的母本,也是中国文学的母本。看上去它只与文学中的诗有较大的差别,但鲁迅说了,与《离骚》相比,它只是“无韵”而已。

12、引用作为一种常见修辞方法,通过在文章中有意引用诗句、名人事例、格言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看法。

13、其次,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14、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们举办游泳训练班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近年来,我国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于说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专门训练,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为游泳健儿,也必须有理论指导和严格训练。”

15、引用作为一种常见修辞方法,通过在文章中有意引用诗句、名人事例、格言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看法。扩展资料:在文章引用古诗和人物事迹的手法是“引用”。

16、若问:以散文写史,是否符合历史科学?我的回答是,既然历史的本相是散文状态而不是论文状态,那么,越是以近似的形态去把握,便越合适。否则,就会像捕云驯海,谁都劳累。

17、两千年前就把文史熔于一炉的这位伟人,其实也就是把真、善、美一起熔炼了,熔炼在那些不真、不善、不美的夜晚。

18、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明珠,

19、①整体把握:人物、事件、景物、情感,明确作品主题;

20、首先,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点击展开全文
引用古诗词的优美段落 个性说说

引用古诗词的优美段落

一、引用古诗词的优美段落 1、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2、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
散文开头引用诗句的结构 个性说说

散文开头引用诗句的结构

一、散文开头引用诗句的结构作用 1、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 2、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先辈勤劳智慧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不可或...
化用古诗词的作用(引用 个性说说

化用古诗词的作用(引用

一、化用古诗词的作用 1、立论着眼点:中学生成长当代必需品 2、谈谈自己对古诗文学习的认识和感受,并且回应古诗文是否应该成为中学生成长必需品。因为是“认识与感受”,所以...
散文中引用的作用及答题 个性说说

散文中引用的作用及答题

一、散文中引用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1、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 2、(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点明...
形容期待与朋友的相见的 个性说说

形容期待与朋友的相见的

一、形容期待与朋友的相见的诗句 1、(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2、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3、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4、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散文中引用古诗文的作用 个性说说

散文中引用古诗文的作用

一、散文中引用古诗文的作用答题模板 1、很多古诗文本身就是饱含情感的,我们可以借用古人的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古为今用吧。大家看这段文字: 2、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
咏菊的经典诗句大全(咏 个性说说

咏菊的经典诗句大全(咏

一、咏菊的经典诗句大全 1、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2、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3、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4、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5、菊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