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明月意象(关于明月的意象诗句)

时间:2023-07-2500:23:27 古诗词中的明月意象(关于明月的意象诗句)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古诗词中的明月意象

1、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2、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西湖美景,抒发恬淡安适的情怀)

3、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4、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请将过去的语音作品与简历一同发送。

7、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8、壁还敬词,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9、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10、燕子: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11、南唐词人李煜在亡国后写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多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本该是美景,然而在词人眼中,这些却成了他不堪回首的记忆。词人身居囚屋,望着明月,触景生情,夜不能寐,愁绪万千。

12、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13、原创: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许雪珍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5、城府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16、彭祖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17、图文编排:福州市长乐区吴航中心小学陈宇涵

18、许梦婕.唐宋咏月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

19、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引发乡愁)

二、关于明月的意象诗句

1、诗人描绘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思妇“忧愁不能寝,揽衣起徘徊”(《明月何皎皎》),在“出户独彷徨”之中,举头唯见一轮孤月悬挂在天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出“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念头。诗人对月和边塞相形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的伟大感受,已经是十分杰出的了。

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谢家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又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指居家的幽美。

5、——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鉴赏

6、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7、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现。

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动中寓静,把半夜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1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1、源于大自然对人的影响而积淀下来,内涵是哀愁凄厉。这种悲愁常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如杜甫《九日》:“殊方日落玄猿哭,故国霜前白雁来。”王昌龄《卢溪别人》:“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愁猿。”刘禹锡《竹枝词》:“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孟浩然《登万岁楼》:“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12、“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1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4、梅花寄托高洁的品格。

15、明月是无私而博爱的,属于每一个人,不在于谁的诗名。赵嘏的《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在楼上,月光照水,江水映天,曾经的“同来”,终作如今的“独上”,月光仍依旧,人事已蹉跎,昔日游伴不知散落在何方了。

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18、马:保家卫国的理想抱负,以及征战沙场的英雄气概;(病马老马瘦马)豪气壮怀不得舒展的压抑心情。

19、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面对着险要壮阔的三国赤壁,联想到周瑜的少年得志“雄姿英发”,而自己却一再受挫“早生华发”,诗人苦闷之极,却苦于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有向“江月”一吐胸中块垒,倾诉壮志难酬的失落,与月亮同欢同乐,随月亮同起同落,一起融于无尽的宇宙。

20、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千古如斯,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见生命在时间面前何其短暂!

三、含有明月意象的古诗词

1、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惆怅伤感之情。)

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拓展:月亮,除了表现景致的幽静旷达,也表现人心的虚静和旷达。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月光衬托着诗人宁静淡薄的精神追求,月色伴着寂寂梵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洒脱自在。

5、图源: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6、(2)抒发乡愁、思念之情

7、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8、这首诗是一首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9、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10、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的画面!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天空澄澈。被雨水洗涤过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泻在这片松林之中,真是静美空灵之极!

1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12、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3、楼兰: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折腰:“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劳歌:送别歌的代称。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阳关”。风骚: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4、白居易《照镜》:“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

15、释义: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16、口碑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17、首四句用景物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第一二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诗人写明月高悬下的辽阔平野、浩荡大江、灿烂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第六句说自己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诗人即景自况,飘然一身只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8、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9、杏花落尽不归去,江上东风吹柳丝。(温庭筠《长安春晚二首》)

2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四、有关明月的诗句及其意象

1、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2、月亮,古今诗人最钟情的诗歌意象之频繁出现在古典诗词作品之中。为什么众多诗人对“月”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呢?月的意象与诗歌意境的呈现又有什么关系呢?苏轼《水调歌头》歌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这一意象寄托着诗人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

3、(诗词微塾)诗词的格律细则

4、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5、释义:朦胧的月色下花儿是那么娇艳,在这迷人的夜晚我要与你秘密相见。

6、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7、孟浩然觉得明月是亲近可人的,他写《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江暮色,野旷月明,仕途虽然失意,理想也已幻灭,但还有天上挂着的明月,距离我是那么近,水中映着的明月,我也似乎唾手可得,谢谢你,能让我在你的怀抱里安然入眠。

8、投稿邮箱:3178310465@qq.com

9、与李白相比,“诗圣”杜甫的作品中体现出为更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和“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都寄明月传递了诗人对于故乡、对亲人的思念。

10、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1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苏轼《赤壁赋》)水虽东流长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天地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尽宝藏,我们应该抛却功名利禄,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丽景物,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亦即此意!

12、张孝祥笔下的明月,就是自己玲珑剔透的灵魂。《念奴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填此词时,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刚被免职,在洞庭湖上,张孝祥身卧一叶扁舟,只觉天地之大,但有明月在,“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万物都变得干净起来,而我自己呢?“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此刻的张孝祥,心中已无挂无牵,只做自己的主人,与明月举怀!

1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清冷的月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又被秋风吹碎,反射向无尽的苍穹,两岸的枫叶荻花也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满目凄凉,此情此景,主客“惨将别”,友人近在眼前却又即将远在天边,怎能不让人伤感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一曲终了,所有的一切都陶醉了,所有的一切都停止了,月亮也仿佛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静静地把月光洒在江面上,泛出点点白光,随着波纹闪闪而动,与曲调余韵相互应和着,一同营造出曲终之后的冷寂之境。

14、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15、最让人有感触的明月,当数中秋夜,因为那是欢聚的日子。白居易在《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写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去年的月色有多明朗,今年的月色就有多凄凉,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醒之极,在逆境中,人才容易找到本真。

16、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7、徐小凤《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安雯《月满西楼》:“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18、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9、当人远离故土,漂泊在外时,敏感的心绪使得他们会对自然现象做出主观的解释,而不随人事而转移的明月就成了最好的对象之一。比如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变的月光被赋予了诗人主观的情感,因此故乡的月亮总比别处要更明亮亲切。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将诗人思乡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对故乡的偏爱跃然纸上。再如苏轼《水调歌头》中写道:“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本无情,但作者却疑心她怨恨人们,故而一定要在人们离别时才圆。诗人将正常的自然现象化作自身情感的投射,生动地写出了自己的心绪,如此,月亮在诗人心中就有了更为深刻的情感价值。

20、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五、含有明月意象的诗句

1、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2、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4、当古人赏月吟诗时,往往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人生状态的思考。比如,当诗人处于孤身一人,寂寞难耐的情境下时,往往会对孤月产生同病相怜的情绪,甚至与其互为伴侣,把酒言欢。例如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欲饮酒而无人作伴,只好邀请天上月和地上影。月无情而人有情,醉意朦胧中,诗人嗔怪明月“不解饮”,用拟人的手法写月,更衬托出作者孤独寂寥的心情。而李白的另一首诗《长门怨》也用了同样的拟人手法来写明月:“月光欲到长门店,别作深宫一段愁。”诗人借月亮抒发自己的感情,使诗句更具有感染力。月升月落本是自然现象,但作者却写它欲去长门殿看望陈皇后,更体现出宫人在深宫无人探望,孤独凄凉的处境。

5、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6、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8、在北京冬奥闭幕式折柳寄情环节中,导演用“一首曲、一群人、一捧柳枝、一束光、一片绿荫、一起向未来”六个“一”唯美表达了庄严的仪式。来时迎客松,走时送别柳,这是中国给全世界的浪漫。

9、(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10、(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如辛弃疾《满江红·中秋》:

11、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12、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一片松林中间;月光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明月、青松、清泉、山石共同创设了一幅清幽僻静的山水美景图。

13、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14、明月,凝聚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的精神元素,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本微课以唐诗宋词的名诗名句鉴赏为切入点,以了解诗人如何借助明月来表情达意为主线,通过诗句解析、对比思考、诵读互动、类文拓展等形式带动学生跟随微课听、读、思、感,引领学生感知明月意象,探寻明月文化。

15、图源: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6、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17、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里的春天

18、“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再如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杜牧《寄沈褒秀才》:“仙枝茂时金镜晓,洛波飞处玉容高。”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19、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

20、在五年级的课本中提到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把诗人张继科举落榜苦闷的情绪借月表现的淋漓尽致。

点击展开全文
写好友相聚的古诗词(写 个性说说

写好友相聚的古诗词(写

一、写好友相聚的古诗词 1、世间的挚友就是这样难以相见,就像天上互不相见的参商二星。今天又是什么日子能这么幸运,竟然有机会与你灯下畅叙旧情。青春强壮的日子到底能有多...
二十年老友相聚的诗词 个性说说

二十年老友相聚的诗词

一、二十年老友相聚的诗词 1、因为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所以人注定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2、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 3、魅力男中音袁晨野...
水仙花的古诗词94首(水仙 个性说说

水仙花的古诗词94首(水仙

一、水仙花的古诗词94首 1、在绿阴渐渐长成的夏天,天地是晶晶然的,无比新鲜。蔷薇花是绿色基调上迷人的点缀,开呀开,夏天渐渐也深了。 2、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写雨中的诗歌(写雨中的 个性说说

写雨中的诗歌(写雨中的

一、写雨中的诗歌 1、视听结合、反衬:作者主动探求细雨和落花,却看不到,听不到,可见极其细微。这是极其静谧的环境,反衬作者心中的不平静和依依惜别的忧郁。 2、“细雨湿衣...
28字七言绝句古诗励志 个性说说

28字七言绝句古诗励志

一、28字七言绝句古诗励志 1、作者:风知铃音,黑龙江人,诗词爱好者 2、天涯收稿老师:精灵芳香金牌主播:卿筠艾玲白云欢灵儿巧儿新心民敏剑蓝 3、酌酒五更掩,残阳尽醉霞。 4、...
140字积极向上的古诗词 个性说说

140字积极向上的古诗词

一、140字积极向上的古诗词 1、(写法)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
形容岁月如梭的古诗词 个性说说

形容岁月如梭的古诗词

一、形容岁月如梭的古诗词 1、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2、他虽然只四十刚出头,却早已两鬓飞霜,瘦削而蜡黄的脸上皱纹密布,青筋暴露的双手长满了硬生生的茧皮。 3、在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