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词中用借代手法抒情的诗
1、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2、(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3、C.下片开头两句写夏日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4、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5、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6、(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7、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8、01辛弃疾:少年不知愁,现在愁在心间的对比形象
9、(注)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②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
10、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11、(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2、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小学考纲+人教高中选修1
14、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5、(7)作者回顾当年的戎马生涯,只抓住其中叙事基本要素:主体——楼船、铁马;时间——夜雪、秋风;地点——瓜州渡、大散关。就十分逼真地向读者展现出雪夜渡江、战船林列,金戈铁马、秋日杀敌的激烈战斗场面。以简驭繁,以主代次,叙事何其简洁,意境何其开阔。
16、B.上片的首句采用了倒装的句式,既描绘出枣花纷纷飘落的样子,又把词人的行踪逗出——行走在枣树下。
17、对比、反问、用典、借景抒情
18、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19、(2)“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20、例2:白居易《琵琶行》:虽然也曲直兼用,但没有了李白的率真,而是以曲为主;他写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直接表明的是对下层歌妓和劳苦百姓的同情,曲折表达的却是受挫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世态炎凉的强烈不满。说自己的遭际属于“直”吧,可他还是表达得那么“曲”,不讲原委,只诉同感。曲折与直率的运用,与诗人的心境有关,确实耐人寻味。
二、借代手法的古诗
1、答案: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2、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3、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4、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继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5、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6、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7、E.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些语句成为成语。
8、动与静的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9、(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10、常见情感: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11、对比手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每当我读起这首诗的的时候,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苏轼尽能将景、史、情融为一体,真是令世人赞叹不已!
1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161年冬秋,南宋军队分别在瓜洲和大散关打败了北方的入侵金兵。两句诗写的就是这两件事。瓜洲是古渡口,军队渡江必经之地。大散关是关隘屯兵之处。见“渡”见“关”,立刻会产生战争的联想。诗的特点还在于,并没具体描写战争,只是写出了两地的场景:雄关秋风立战马,雪夜渡口列战船。营造了一种浓重的战争氛围,没写战争场面而战争确实存在。楼船、铁马、雪夜、秋风给人以战争的悲壮苍凉感。
13、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14、班主任工作汇总(整理)
15、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16、体会二:从历年新课标考题来看,新课标卷最喜欢考查的手法、技巧就那么几类:
17、○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18、残春旅舍,想景,写诗,参禅,饮酒,擦拭官帽、朝簪
19、《诗词之友》由著名诗人臧克家、贺敬之等分别题写刊名,于1998年底由中华诗词学会文化发展部主办,刘征、杨金亭、周笃文等担任名誉主编,张脉峰担任执行主编。2001年由报纸改为国际16开本杂志,郑伯农担任名誉主编,张脉峰担任主编。至今已出刊二十余年一百多期,刊登诗词大家、文化名家等百余位封面人物,以“普及诗词知识、繁荣诗词创作”为己任,以诗会友,以诗为友,在吟坛引起广泛关注和产生深远影响。
20、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三、运用借代手法的古诗佳句
1、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诗人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2、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抒怀、以乐衬哀等)
3、借古讽今是咏史诗常见的表现手法,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凭吊古迹来达到感慨盛衰、托古讽今的目的。如刘禹锡《台城》:
4、E.本词虽为应制之作,却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婉约的一面,但偏豪放。
5、视听结合: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寂寞的心境。
6、必修必修四第二单元
7、情感: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缅怀英雄,渴望建功立业。
8、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朱门”借代显贵之家)
10、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11、“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指富贵利禄。
12、解析:此题考查Q和S。该题难度较大。单从后两句直接看,看不出来。我们最多从他的动作看出他在沉思,动作迟缓,可能是心中有事。那怎么办呢?可见我们鉴赏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全局意识,单看后面看不出来就结合中间和前面的内容;单看前面看不出就结合中间和后面的内容。我们看前面的内容,他在伤春,他内心有痛苦,于是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么一个答案:他心中感伤,愁苦,痛苦,心中有事;这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13、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4、语言风格:借古讽今,苍凉悲壮
15、“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代指船。
16、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17、(5)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18、(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19、此词怀古抒情,描写了苏轼他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苏轼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他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全都包含在这首词中。
20、(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2个小题。
四、关于借代手法诗的诗句有哪些
1、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A.上片二句,词人用“罗绮满城”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尚未消逝的春天美景。
3、(析)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充满成功的期待,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画眉深浅入时无?”可谓隐讳而妙极。
4、2007—2015新课标卷诗歌鉴赏题所考内容总结:
5、○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6、远与近的结合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7、(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8、(5)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本体是“玉树琼枝的塞外雪景”,如果按照“本体+喻词+喻体”的明喻形式表述,就是“玉树琼枝的塞外雪景如同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忽如”一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美丽雪景时的惊喜神情。(6)下句“凝脂”
9、2010—2012年新课标卷诗歌鉴赏题分析及总结(续前)
10、此题是赏析抒情手法试题,这两句分别运用了用典和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手法,“起舞闻鸡”即祖逖的“闻鸡起舞”故事,“潮落秋江冷”是借景抒情。所以答案应包含两个要点。按照“指→析→点”三步法做答,答案拟为:(1)用典(指),化用祖逖的闻鸡起舞的典故(析),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点)。(2)寓情于景(指),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析),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点)
11、常见情感: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人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12、苏轼写美人,寄寓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13、○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苏轼《水龙吟》)
14、例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5、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1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17、赞美城市的繁荣,渲染大都市热气腾腾的生活场面。善于运用口语脉络清晰地铺叙。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以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了杭州城繁荣、壮丽的景象。音律协调,情致婉转。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角度写一篇300字以上的鉴赏评论文章。(14分)
19、(答案)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他还在凝想入神。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地。这时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其中白马江头的景色乃是实景,而黄牛峡则是作者想象之中的虚景,虚实相生,饱含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0、体会三:诗歌的N、S、Q是有联系的,答S、Q的时候要描述N来分析。诗歌的内容是个无法回避的主题。
五、运用借代手法的宋词
1、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3、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4、虚与实的结合“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5、(4)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这一典故,借古讽今,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草率从事。
6、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风格
7、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8、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9、例2:“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瘦纤腰学不成。”(唐•彦谦《垂柳》)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1、(析)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12、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13、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
14、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15、表现手法(不含描写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想象、象征、用典
16、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17、例题1:看下面几句诗,都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18、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复习要点
19、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20、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