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现***中国精神的诗词
1、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2、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4、《九歌·国殇》取民俗“九歌”之祭拜之意,以悼念死难的热爱祖国将领,悼念和颂扬为国牺牲的燕国将领的亡魂。楚国曾经和秦国发生多次战争,都是秦胜而楚败。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5、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6、一座城的灾情唤醒一种奋进的崛起力量
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9、让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的精神,带人领我们迎着困难,为国为民,克服一切困难前进。
10、弘扬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1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12、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13、烈士的墓碑旁,悲壮着前赴后继的国殇
14、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15、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16、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8、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9、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总会遇到点儿困难和挫折,而此时是裹足不前,还是跌倒后再爬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从松柏身上去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
2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关于中国精神的诗词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明代爱国诗人兼将领于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气节,这首《石灰吟》让人们看到了古代那些贤臣良将的精神,表达了一种不屈的精神。
3、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5、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6、一经,可以解释为我们的家国精神。在外族凭武力的侵略中我们已不只是四周星了,而是上千年的奋斗了。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中华民族的宣言。
7、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
10、文天祥,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于谦,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而高煦伏在地上战保,自称罪该万死。司马迁,李陵向匈奴投降事件,司马迁为之辩护而获罪,在监狱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苏武,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也没有投降!史可法,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11、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12、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13、曾几何时,历史留下多少苦难灾荒
14、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5、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7、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1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9、本诗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20、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体现中国精神的诗词歌赋
1、首先,《国殇》中以报效社会为己任,激发青年党员的奋斗精神;其次,彰显社会公平,树立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定意识;同时,也弘扬了家国情怀,重塑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
2、第一时间掌握当代诗词动态
3、扩展资料: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的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吸取和借鉴外来文化的道德的积极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大力的弘扬
4、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首:《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供参考。在中国古代,最有爱国情怀的诗人应该是南宋大诗人陆游。他写下了许多具有爱国精神的古诗词。
5、出自: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6、《礼记》说:“其在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不改柯易叶。”正可拿来作“端正”的注脚。这两句描摹冰霜,辞色峻冷;展示松柏,意态从容。松柏的坚贞志节,正显现于这一鲜明的对照之中。此诗结尾也是冷然一问:“岂不罹凝寒?”意谓:难道它不怕遭受酷寒的侵逼?然后归结到诗人主旨之所在:“松柏有本性。”吐语沉着,戛然收笔。读者于涵咏之际,恍可见到,那雄伟苍劲的松柏,还久久矗立在眼前。
7、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8、杜牧的《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喜欢的理由是,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当年杜牧,遇到一个心爱的女孩,可惜当时这个女孩年纪还太小,所以杜牧与,那个女孩的父母,第十年之约。就这样,十年过去后,杜牧还是没有来因为当时他还没有考取功名,在过几年之后,他当了一个地方的官,想要去承诺十年之约。可谁曾想,当年那个天真,无邪的女孩不仅结婚了,还成为几个孩子的母亲。感叹之下写下了这首诗,第一句的比例是可以理解成这样(简洁的),是我去得太迟,这不怨她,自己金榜题名回来,而她却嫁给了别人,还有生了几个孩子。
9、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爱国如饥渴。——班固
11、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12、陆游一生都矢志不渝地从事抗金复国的斗争,但壮志难酬。正如他在《诉衷情》这首词的结尾所言:“此生谁料,心在天山,心老沧州”。
13、国殇,是指为国牺牲的人。在其中殇就是指幼时夭折或为国战逝者,没有到成年人就去世,比如殇折,殇夭。
14、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6、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17、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18、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19、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0、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四、表达中国精神的诗句
1、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现作:2011——民族精神颂九十载血火镰斧,一百年华夏青天。天下为公公何在?铁肩担道道无言。神钟警世沧桑变,大地哀歌鼎器全。四亿同胞驱寇日,英雄解甲归园田。
3、开天辟地时代巨人屹立世界东方
4、一个国家荣誉承载一个民族的无限希望
5、改革开放引领特色模式发展走向
6、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7、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人类积极自信、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怕失败的美好品质,是一种企业家的精神。
9、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0、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1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3、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14、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5、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6、这句千古绝句出自边塞诗人王昌龄之手,豪迈之中带着杀气,气势恢宏,表达了对国家无视的热爱,让人读了感觉热血沸腾,给人一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17、最能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诗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18、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1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0、第4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五、体现中国精神的诗词,人物
1、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5、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6、这一点,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中也有体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8、闪亮的足迹里,回荡着筚路蓝缕的铿锵
9、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10、中国诗词大会,仅仅是体现选手的诗词储备,其他精妙的东西一概没展示,谈不上在文化自信上的直接作用。但是这能引发过敏的注意,引发更多人去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未了解传统文化的伟大奠定基础,一旦了解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伟大,自然也就大道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了
1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12、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山水诗脱胎于玄言诗,由谢灵运开创,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山水诗的出现,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13、出自:先秦·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4、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5、最著名的是临死前所作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爱国,是诗人一生的牵挂。
16、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7、爱好和平是我国传统的民族精神之是固有的思想品格,亦是爱国精神在面对国内外事务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社会中,爱国精神虽有些不同于《国殇》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同样对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18、诗人也许觉得,与谷风相抗,还不足以表现松柏的志节,所以接着又加以“冰霜”的进袭:“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前一个“正”字告诉人们,此刻正是滴水成冰、万木凋零的凄寒严冬;后一个“正”字又告诉人们,再看松柏,它却依旧端然挺立、正气凛然,不减春日青苍之色。
19、看这首诗时,我不知不覺的想起了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尽管一个是七律,是在南宋,一个是自由体诗歌,是在近代,写作背景,写作方法都不一样,但是奇妙的就是,有一丝不断的精神上的纽带,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20、融入生生不息的拓土开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