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累为话题的议论文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马南
3、过了几天,返校取通知书,当我拿起试卷时,100分!这时,心头上的石头才顿时落了地,我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考了100分,我不敢再炫耀自己,而是静下心来认真看着卷子……
4、从“中国红”中汲取“同心同力、众志成城”的团结力量。
5、这天,他随手从家里拿了本书,如约去了海滩。他完全沉浸在书里,一呆就是一整天。他回到家时,母亲心急如焚,厉声呵斥:“上哪儿了?”“在海滩看德语教科书。”将信将疑的母亲决定考考他。让母亲又惊又喜的是,他嘴里竟迸出了几句拗口的德语。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从明天起,我要天天去跟游客学语言。”
6、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7、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加快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面向未来,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唯有创新,才能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8、平凡与伟大是两种不同的成就。每个人都花费了毕生心血只为做出一番伟业,结果往往是回首纵观一生发现只因为他们不懂得只有坚持才能铸就成功。
9、岁月的积累正是萃取精华的基础,倘若拥有广博的基础,那所提炼出的精华便越多越精粹;倘若只有寥寥少许基础,怕所谓的“精华”中充斥着杂质,或许连所谓的“精华”都没有。一个人的成就便取决与自身提炼的精华,试问没有庞大的积累,哪来真正的精华?没有岁月的积累《本草纲目》,《红楼梦》只怕是是无稽之谈。
10、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11、逆境时,“一蓑烟雨”,报之以笑,“任平生”。
12、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年龄段属于成长期,从出生开始到二十?还是三十?抑或六十八十抑或直到死?我们一般说的成长都是指身体的成长,身体的成长发育到一定年龄就会停止,但是不要忘了心灵的成长,它是永无止境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即使是成年人,也应该不断地感悟生活,吸取教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13、(乙九阅读)神童举:“天才儿童”的科举之路(以积累为话题的议论文)。
14、本期将为大家分享关于(成长)的话题作文写作思路及素材积累,各位家长可以给孩子看看,让孩子积累起来,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吧!
15、“星辰大海,云月长空”——奋斗,如您,当始于梦想。
16、解析:出自2020上海高考范文《风云一转折,事业仍可筹》。这个结尾语言简短给力,内容富有内涵,是一个十分出彩的好结尾。
17、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杜牧)适用于“离别(告别)”、“悲伤(凄苦)”等主题。比如,写“离别(告别)”主题时,可以这么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的滋味是如此凄凉,让我有时候不免产生幻想: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该可以免除别离的愁苦吧?要是真能这样,世间不知该有多好!可惜,这一切只存于幻想,人间,总有南北东西路。
18、出自李义府的《咏鸟》,意思是:上林苑中有无数的树木,但我不愿意从里面借一枝树杈筑巢栖息。原因就在于上林苑繁华热闹,不为我所喜。因此,宁愿在深山老林终老,也不想去蹭上林苑的热闹。写作文时,遇到“拒绝喧嚣”“不慕繁华”“保持内心的恬淡”等主题,都可以用“上林无限树,不借一枝栖”作标题。
19、在成功的大路上,这样的事例又岂止这几个?它说明成为“天才”并不难,获得成功很简单,不断积累是关键。
20、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有不少人由于条件的优越,却在白浪费了自己珍贵的时间,长大后才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有许多人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大堆书,只能像装饰品一样的摆在那里一动不动,它呆呆地望着你,而你却从不阅读一下它,最终一无所有。
21、现在我是一名高中生,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可能许多人都说学习很累,说不喜欢学习,还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但自己喜欢的事何不是建立在学习上呢?我们有自己的爱好故是好,但我们同样要做的是为了我们的这个爱好去努力奋斗。成功人士都是经历了大风大浪才有了一番成就。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业,只有自己去奋力拼搏,才会有自己所理想的一番成就。
22、这一次的反省,好像一个霹雳打在他的身上。他决心结束放荡生活,改正不良习惯。于是跟他哥哥尼古拉来到高加索,在炮兵队里当一个下级军官,并迈上文学创作之路。
23、古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少不了困难和险阻,而有人却总能够找到成功的彼岸;另外一些人只能远远地看着,无功而返。如果你无法进步,注定一生碌碌无为。但是聪明的人一定会成功。
24、15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5、 以上《以勤奋为话题的议论文素材》由高三网小编整理,想知道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高三网。
26、加强硬件建设,以“互联网+”促进教育公平。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春季学期的节奏,基于学生健康与学习需兼顾的背景下,“停课不停学”的时代悄然来临,“互联网+教育”借机再次火了起来。然而,部分边远地区硬件尘封已久,“解封”后更是发现质量不过关,硬件设施不达标不仅会延缓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不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更为严重的是会加剧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不利于中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由此可见,只有完善硬件设施这款短板,才能让互联网与教育实现畅通连线,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27、正如法国诗人兰波在其《深谷睡者》中所写,闪烁的太阳已越过高傲的山峦,幽谷中的光点有如泡沫浮泛。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挣脱世间繁杂的禁束,去往内心无垢的星空。
28、书,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经验,给了我们做人的品德……
29、母亲眉头一皱,郑重其事地说:“你不想去海滩,妈不反对……但如果你想学更多语言,去很多地方游玩,就需坚持兴趣。”
30、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意思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时间久了,竟在树下走出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31、反:不敢推销自己,容易使自己形成怯懦自卑,畏缩不前的不良心态。
32、(点拨)忘记仇恨,才能提高自己,开阔自己。在人与人之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仇人”的,又未必就是真的是什么“仇人”。退一步说,即使是“仇人”吧,对方心存歉意,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礼仪相待,进而对他格外地表示近亲,也会使为“仇”者感念其诚,改“仇”为善。把“仇人”看作朋友,坚持感情的输入,坚持礼让。如果你这样做了,说明你正在一点点地提高自己,开阔自己。
33、因为积累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助跑器。数学家苏步青也是一个很重视积累的人。他在开“人大”会期间,抓紧空隙时间完成了《防射学微分几何》的后半部分,他说:“别看时间零碎,分分秒秒的时间好比零布头,只有充分利用,能做不少事情呢。他若不是把零碎的时间积累起来就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34、 我国着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上中学时,考试不及格,老师要让他留级,同学们也笑话他,但他却不悲观失望,而是发奋学习,最后取得了优异成绩。出国留学时他又刻苦钻研,为中国人争了气,成了我国着名的生物学家。科学家居里夫人也是孜孜不倦,勤奋探索才发现了“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她勤奋刻苦,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硬是攻克了几门外语。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不就是勤奋的结果吗?试问,如过他们不勤奋,他们会有今天的成就吗?
35、正: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没有在忧患中倒下,而是在忧患中崛起。
36、(适用话题)此类素材适合“欣赏”“赏识”等话题,可直接引用。在“困难、失意”等话题下,可以作为榜样或动力进行引用,调动读者阅读兴趣。
37、“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对我的启迪很大,所以朋友,趁自己青春年少,珍惜时间,品味读书,为你的人生添上一片光彩吧!
3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9、 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绣花针。这就要表明了勤奋的无所不能,一根铁杵变出绣花针,是需要多少灌溉,没有勤奋,这简直是白日做梦!那么大的铁杵都能变成细小的绣花针,世上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40、同学们,莫叹“蓬山此去无多路”,变局开新,自有“青鸟殷勤为探看”!
41、一点一滴的积累,终将换来蓄势待发的潜能。看似不走捷径,最后却能比别人先到达彼岸;本来不求回报,却往往能收获别人梦寐以求的成果。
42、分论点2:正确估价自己,见己之长,明己之短,才能找准位置,成就人生。
43、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说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狂人”之钱钟书的狂,狂在才气,狂得汪洋恣肆,颇类古代庄生。他的堂弟曾说过,钱钟书少年时就狂得惊人,从小就不愿说赞扬别人的话,倒是批评、挖苦、调侃过不少人,说话既刻薄,又俏皮,这脾气一直未改,这些被他批评的人中有的是他的同学友人,有的还是他的师长、前辈,像朱自清、周作人、冯友兰、赵万里、吴宓,甚至还包括他的父亲钱基博在内。大学快毕业时,清华挽留他继续攻读西洋文学研究硕士学位,他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
44、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黄庭坚)
45、我非常欣赏商乘祚先生的打油诗,中山大学教授商乘祚先生在八十高龄时,还在学术领域辛勤耕耘,传道授业。为了表达自己不服老的心情,他称自己为“老中之青”,还写了这样一首打油诗:九十可算老,八十不稀奇,七十难得计,六十小弟弟,四十五十爬满地,二十三十睡在摇篮里。
46、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宽容者有着宽广的胸怀和巨大的智慧。善于忘记仇恨,是成就事业者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以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大踏步地前进。只有忘记仇恨,宽宏大量,才能与人和睦相处,才会赢得他人的友谊和信任,才会赢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47、素材分析: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
48、正:以实力为后盾,正确地推销自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同;
49、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张大到把路堵死了。
50、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张脸庞虽然稚嫩,眼神却透露着坚毅;一个个虽是“职场”新人,却责任感爆棚,其实他们并不“佛系”。
51、灼灼桃花,其华绝艳。美丽的桃花远比桃子的外表光泽。风华正茂的少年远比芳华内敛的成功者外表美丽。然而究其根本,探其本源,其本质却与外表大相径庭。是岁月的积累,使桃花变果,轻而积蓄内在品质,使人洗尽铅华,内蕴于身。
52、 勤奋,它的含义是踏踏实实的干完你所要干的事情,而对于当今社会来说,能把任务干到这种程度的人已经没有太多了。如果你把你该完成的任务出色地完成,而且还自觉地、发自内心地进行了薄弱环节的预习或复习,这更是一种勤奋。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学习成绩肯定提高。对于社会上的工作人员来说,会这样工作的人少而又少。每个人只想少干活多拿工资,而多干活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人了,人们只想挤出时间来享乐了。
53、 梁启超曾在他的演讲《敬业与乐业》中说道:“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个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但当我们树立了自己的目标,确立了自己想要做的事以后,又该做些什么呢?自然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发奋、努力,争取实现它。有些人是确立自己的目标,也知道要想成功就必须勤奋,但他每天躺在床上对自己说:我要勤奋。像这样每天无所事事,总是口头上说我要勤奋,却不付诸于行动,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从现在起,给自己(社)设定一个目标,并从现在做起,抓紧每一分钟勤奋学习,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54、 如果霍金得病之后就放弃学习,放弃对知识的渴求,那他还会成为影响世界的科学家吗?
55、适用于“知己”、“感情亲疏”等主题。比如,写“感情亲疏”主题时,可以这么用:感情的亲疏,不在于空间距离上的远近,而在于内心相契程度的高低。“但使情亲千里近,无情对面是山河”,此话一语中的,道破了空间与感情的关系,确实是至理名言。
56、题目宜“大题小作”,切入口以窄小为好,把原话题宽泛的大范围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把大题目变为小题目。或借用名言佳句拟题;或巧用修辞手法拟题。
57、初至高中,刚刚从家乡的热闹中回过神来,就迎来了月考。没有来得及应对,只好仓促准备。经过了一场场的考试,做完了一张张的试卷。信心被一道道的难题击败,就像折了翅的鹰,失去了翱翔天空的资格。最后看到成绩单的那一刻,我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也骤然变成了坚冰。
58、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吧,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他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59、离别,一般都很伤感,然而,欧阳修却在诗中表示“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也就是认为离别不过是寻常之事,不必伤感,更无需“弦管作离声”。这样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境。写作文时,适用于“离别”“乐观”等主题。比如,写与毕业季相关的作文,表达“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再聚”的主题,就可以用“莫教弦管做离声”作标题。
60、我们知道的积累的事很多。例如,平时我们积累名言、警句、成语等,到写作文时就可以写的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说话时可以出口成章,让人感到你才思敏捷,内涵很高,有学问。
61、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62、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63、用笃定的双手践行:修陋规以达仁制,树医范以正德行。
64、为爱插上积累的翅膀,我们一起领航,协力为世界的未来指明辉煌的方向。
65、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66、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中生长得很缓慢,只有一寸高。而半年后尖毛草会向上疯长,三五天后便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成为“草地之王”。原来,在最初的半年中尖毛草的根长到了二十八米,它不断地积蓄着营养和能量,最终长得很高。由此可见,成功离不开不断的积蓄。
67、出自《小窗幽记》,说明一个人只要愿意读书,即便身处闹市,也可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写作文时,适用于“读书(阅读)”“修养”“平静”等主题,是一个高雅别致的好标题。
68、发展地摊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街边小店纷纷“复活”,深夜食堂故事络绎不绝,疫情期间,一个又一个小地摊点亮了街道,绘成了暖心的城市画卷。“地摊经济”复苏展现了政府保障民生的坚定决心,这不仅给了百姓再就业的机会,解决了因疫情失业的后顾之忧,让居民享受到各种实惠,也给城市的颜值增添了几分和谐之美,提升了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与此同时,还能让各个产业重焕活力,加速经济回暖的步伐。因此,应鼓励地摊经济发展,以更多人性化政策促进民愿与民生的交融,增进民生福祉。
69、李彦宏的妻子马东敏是一名博士,她的才能之显著是不容置疑的。她对李彦宏事业上的帮助就像推助器对机器的帮助。李彦宏曾经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开拓的人,是他的妻子给了他勇气。在曼哈顿举行的大型庆祝晚会上,李彦宏就对马东敏赞赏有加,他深情地说:“她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冷静地提出最勇敢的建议。而事实证明她的那些充满东方智慧的建议,将我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他还感激地说:“在百度的冒险创业历程中,每一步都是她推着我向前走的。”(选取热点人物李彦宏。叙述相关事件,详写。)
70、使学生懂得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性。平时不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脑筋想,用心去发现,以情去体会。可能同学们的生活的环境差不多,经历也大同小异,但是他们的个性不同,见解不同,因此他们从生活中观察所得到的就不会完全一样。而这些不同的观察所得就是写作时直接材料的来源。
71、 如果一个人天生有聪明的才智,可后天不注意培养,不勤奋,不学习,那他终究不会成功!宋代有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岁便会作诗,被乡里称为奇才,可谓聪明过人;但他出名后,不再勤奋上进,而是整天由他父亲带着到处吃喝受礼,结果诗才枯竭,终于“泯然众人矣”。看了这样的事例,一定感受颇深,如果方仲永不由他父亲摆布,如果他继续勤奋上进,那他一定回取得更大的成功!可见勤奋的重要性。再例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上学的时候,并不是一名成绩出色的学生,老师甚至说他是“智能底下的人”。可是他毫不泄气,勤于学习,虽只上了3个月的学校就被迫离开学校,但没有失去信心,反而成为了一名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还有,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被老师称为“智能底下的人”,只上了3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但他并不因此而丧失了信心,反而以顽强的一直勤奋学习,最后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这一切都证明了成功来自勤奋,然而一个人学会了勤奋,也就意味着他必定会成功。
72、他成了传奇人物,总被记者追问:“是什么秘诀,让您精通42种语言?”
73、在文章中设置一两处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醒目的标题。标题醒目,是整篇文章的一个亮点。
74、道路虽然很近,不去走,还是无法到达;事情虽然很小,不去做,还是无法做成。
75、 诸葛孔明的成功在于他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知识是他成功的法宝。
76、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省的哲理。
77、如今,面对肆虐的疫情,不管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在幕后保障物资运输畅通的“摆渡人”,不管身处何方,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朝着防控疫情的中心点发力施策。这是防控疫情的需要,也是青年的使命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今,这场全民战役中,青年无疑是一股重要而又强大的力量。
7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们只有学会积累,成功的小苗,才会随着一点点的养分成为参天大树。
79、咦!真没想到,最后一题竟是这样难,我咬住笔头,苦苦地思索着,像热锅上的蚂蚁,东看看,西瞧瞧,却怎么也做不出来。头上直冒汗,心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不停地乱跳。忽然我心中想起了一个声音,那是妈妈的声音:“你要记住,越是紧张时刻,越不能乱,要冷静地去面对。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平静心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地思考,认真地验算。我埋头算着,
80、但弟弟们每次写信,从不把自己的学业写明白,只是喜欢说家事和京城中的事。这样一看,似乎觉得他的弟弟们很粗心大意,根本不把哥哥的话放在眼中。尽管如此,但他的哥哥始终没有放弃他们,并且让他们天天作文一篇,每天看15页,也很有恒。弟弟们也试着把《朱子钢目》过目圈点。坚持有恒,几个月就看完了。如果看注疏,每经不过几个月就看完,切不要强调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也切不要强调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就是走路的时候,到店的时候,都可以看,考试那天,出场也可以看。兄长日夜悬望,只有“有恒”二字告诉弟弟们,愿弟弟们时刻留心。这说明了他哥哥对他们的关心,同时也在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道理,读书是必须舍去一些东西,必需有坚定的恒心,这样的我们在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东西。
81、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82、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