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初中
1、进 ①于是忌进孙子于齐王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
2、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论语十则初中)。
3、 度 ①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③孙子度其行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轻①素悍勇而轻齐 ②尔安敢轻吾射 ③轻兵锐卒 ④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a形容词:重量小、轻便 b动词:轻视 c名词:轻装的部队)
6、✦而:连词,表转折。✦则:连词,相当于“就”、“便”。✦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论语十则初中)。
7、负①至于负者歌于途 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背、以背载物 b动词:依仗)更①三更半夜 ②子能更鸣 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8、《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爱莲说》
11、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12、比 ①其两膝相比者②比肩继踵而在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靠,挨着 b动词:比较,比起 c动词:等到)
13、 (a动词:伴着 b形容词:安乐、和睦
14、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15、·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16、《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的语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小石潭记》中,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8、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
19、《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0、 规①圆规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21、(—之写作建议),语文写作评价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22、✦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的”。✦士:有抱负的人。
23、 病①病入膏肓 ②寡人反取病焉 ③未果,寻病终 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4、《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6、(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2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8、 ③更若役,复若赋 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0、间 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当权的人来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31、(释义)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32、“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33、《小石潭记》中,借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语句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4、是指思维的多向性,从更多的角度更多的方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现思维的灵活性。达·芬奇曾说过:即使是一个鸡蛋,只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它,形状就立即不同了。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应尽量发散出多种设想,以便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例如:学《小英雄雨来》,根据每一段内容,用一个词语或句子做小标题。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列小标题。结果,列出了三种不同的小标题。这样训练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35、 (a形容词:独特、独一无二 b动词:断绝 完全没有
36、 (a名词:作为、行为 b通“导”,引导)
37、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38、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39、乐 ①此乐何极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a形容词:快乐 b作动词用
40、问1:还差哪一篇课文没有讲呢?(让同学生回答《论语》)
4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4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3、整个中学阶段,作文的地位犹如“定海神针”,同时也是许多学生最为困扰的难题之一。在酝酿写什么、怎么写之时,一定要带着读者意识去思考。读者意识即做到“三看”:一是易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让读者轻松看明白你的思路;二是好看,写得有真情实感,生动有趣,新鲜别致;三是耐看,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个性的思考。
44、刚才我们讲了“习”的方法,不仅指巩固所学,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跟第三则谈到的意思很相近,我们就先看第三则。
45、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初中生都在埋头背!
46、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47、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十则语录的深刻内涵,带领他们学习古人高尚的品格。
48、板书(简要提醒学生记下破折号右边对应的即可)
49、 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0、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51、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52、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5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54、最全总结: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上下册名著必考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55、·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56、第确定思维方向,理解问题实质。如在以《我的父亲》为题作文时,就要搞清楚这类型文章的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整个文章中的地位;搞清楚未知因素是什么?现有资料情况如何(有多少可以利用?!能否满足要求?)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深入思考,都有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
57、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常考题+答题模板,建议提前掌握!
58、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9、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超全汇总,为孩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