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简介图片
1、几千年过去了。这一切,都在他的观点下终结了,秦帝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直接导致了连他自己在内的诸子百家的不复存在。(韩非子简介图片)。
2、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约公元前280年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韩故城)。当时六国战乱纷飞,为了躲避霍乱,韩非一家只好逃到了驻马店的一个村落中。
3、他的主要活动时间,可能处于最为激烈的战国末期——灭国战争前夜。这个时期的诸侯战争,早已不再是以称霸为目标,而是要夺你土地、掠你百姓、灭你国家,疆域并入己国。所以,自公元前231年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王扫灭六国,建立大秦帝国。
4、“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谋私利的歪门邪道)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谋私行为)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中国政治、文化都是否定“私”和“私利”的,而现代政治则是肯定、引导和监督私欲的。(韩非子简介图片)。
5、“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明确地行赏),则民劝功(劝勉立功);严刑,则民亲法(重视刑法)”––––––严刑峻法,统治者把人民当作猪狗,那么,人民也把统治者当作压迫自己的天大仇人。最终,遵从韩非子之法的秦帝国被人民击得粉碎。
6、韩非是韩国的王公贵族,但是他的学说不被当时的韩王所采纳。在悲愤之下,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
7、接受了韓非思想的秦國越發強大,並最終統一了六國。
8、拿出我们的阅读单,认真默读这三则寓言。老师有两个阅读要求,抬头看。①圈一圈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画一画主要的事件②想一想这三则寓言有什么相同之处。
9、老师给你们又带来三则寓言,大声读出他们的题目。
10、秦王认为李斯言之有理,便抓捕韩非。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韩非想上书始皇帝,被拒绝。后来始皇帝后悔了,派人赦免他,但是韩非已经死了。
11、所有这些寓言都出自一部古籍——《韩非子》。两千多年来,即使星回斗转,即使沧海桑田,但这些寓言带给我们的道理却是永恒的。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见到这些寓言中的错误,老师给你三个情境。咱们来猜猜,这些错误符合哪个寓言?
12、“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把人民当作动物,像训练猴子、海豚,只行赏罚而已。人民皆是没有尊严的。
13、韩姓人才多,不易区别。韩姓是国姓,人口众多。《百家姓《一般被认为是按人口或宋代的官位排序,居25位。当代也是我国的大姓。有人说,是为了和韩愈相区别,也有道理。可是,后世很少有人称韩愈为韩子。
14、李斯和韩非是同学,后世多认为是李斯害死了韩非,其实李斯早就说过: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15、可是,这则寓言的作者,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听老师读。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你读。
16、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
17、历史没有假如,它总是那样客观、冷静、残酷。
18、『田忌賽馬,運籌帷幄還是不講誠信?│94』
19、這些人中,以新任寵臣李斯和縱橫家學派的姚賈(jiǎ)為代表。
20、●作者韩非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思想,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关于《韩非子》的注释,有清人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近人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 梁启雄《 韩子浅解》等。由于先秦时期文学、史学与哲学处于共生的状态,韩非又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更多的是被作为思想著作来看待。然而,此书从文学角度来看,其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运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法家思想和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书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
21、法家主张实际以事实考验,不光用外在虚有的声誉来决定取舍,所以能看东西、能回答问题的,就不是瞎子、哑巴,能举起千斤重鼎的就是大力士,能胜任官职的就是好官吏,其他赞誉与毁谤的言辞,都离不过事实。法家的功用主义在实际政治上,未尝不是客观有效的铨叙原则。
22、多说一句,一直有儒家的人否定荀子是儒家的人,因为他提倡的是性本恶。
23、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你读的很流利,但是如果能把吮吸和正在它的背后这样的词加重语气,就更能读得有声有色了。谁再来试一试?)
24、他将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的特点予以整合,成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势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25、他虽然是荀子的弟子,但没有承袭荀子的儒家思想,却爱好“刑名法术”之学,且归本于‘黄老之学’。《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记载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事非”,“皆原于道德之意”。
26、“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诛罚)莫如重,使民畏之;毁(叱责)莫如恶(厉害一些),使民耻之”––––––秦始皇、曹操、隋炀帝、武则天、朱元璋、朱棣、万历皇帝、雍正都继承了重刑峻法的传统。
27、下面咱们先做个游戏,看图猜寓言。大家准备好了吗?好,游戏开始。
28、《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法家:《韩子》二十卷。
29、韩国公子韩非,正宗的贵族出身,含着金汤匙降临人间,便有朱门作依托,人生从此有了一个华丽的开始。
30、稿件内容:学术稿、评论稿、专题稿、人物稿、论文稿、读后感悟等均可。可以以道德经的发祥地---函谷关为依托,以弘扬国学文化为主题,介绍、论述道文化遗迹、道教人物、历史故事、介绍自己学习道德经的经验感悟等。
31、所以官职就是贤能之士的鼎、俎,实际交付给他官职,让他处理事务,那么愚拙或贤智就可以分别了。没有方术的人由于言论不切实用,会被发觉;不贤能的人由于不能胜任职事,也会被察觉。
32、很多臣子言论不切实用,却要自己文饰,认为是雄辩;办事不能胜任,却要自己夸饰,认为是高明。
33、这个寓言我们二年级就学过了,谁来说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汇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读
34、秦王最終同意了,將韓非抓了起來,投入監獄。不過還是沒下定決心殺掉韓非。此時又是李斯、姚賈之流,將黑手伸入獄中,將韓非直接害死了。等秦王覺得可惜,再想放出韓非時,韓非早已死去了。
35、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三篇寓言。主要人物是谁?干了什么事?
36、本书作者在深入研究《韩非子》的基础上,根据“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的体例选取韩非政治思想的精华篇章,全书注释力求简省,翻译力求流畅,是韩非政治思想的荟萃本。
37、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38、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39、韩非的脑洞简直突破天际,稳中带皮,不得不服。
40、当时的韩王,也就是一个末代的君主,身上完全具备了所有亡国之君的低能素质。
41、就这样,在李斯的鼓捣下,羸政终于点头说:既然如此,只好先把他关在牢里,以后再发落他。可怜的韩非,不明不白地就被关进了秦国的监狱。李斯担心羸政反悔,派人去假传羸政的命令,逼迫韩非喝毒药自杀了。
42、“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专制统治者都不容许老百姓聚在一块,像秦始皇,三人聚议,必杀无赦。
43、韩非是韩国的王公贵族,但是他的学说不被当时的韩王所采纳。在悲愤之下,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
44、荀子之所以在强调儒家礼义时,还强调法家用外在强制力治理国家,是其“性恶论”的人性论基础在起作用。荀子和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主张“性恶论”。他说:人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里好愉逸”。认为人都有“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本性。故有“欲”必争夺,造成天下大乱,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正因为人性与礼义相反,因此除了用教化的方式去感化人的内在德行,还需要用武力、强权等外在力量去约束人的言行,使之安分守己。
45、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46、因此在他的学说中,君主通过对“法”、“术”、“势”的运用就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手段,秦始皇就是在他的思想指导下统一了六国。那么君主是怎样运用“法”、“术”、“势”的呢?君主制定法,通过法律的赏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得百姓专心于耕战,臣子专注于服务国家和君主,而君主就是专注于治理和发展国家,从上至下,社会阶级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秦朝就是秦始皇的指导下专心发展生产,积极备战扩张,最后一统六国。
47、你们知道韩非子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吗?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故事里边还有故事,想听吗?
48、就在韩非死后三年,韩国被秦国灭亡;十二年,嬴政统一了天下,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
49、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一篇寓言。主要人物是谁?干了什么事?
50、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51、情境二:超市买牛奶可以赠毛绒玩具,可是毛绒玩具不单卖,小明就全买了,因为小明喜欢的只是那个毛绒玩具。
52、说荀子是不折不扣的儒家思想代表,是因为他主张通过个人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成为圣贤,即“涂之人可以为禹”,普通人只要不松懈伦理道德实践,就都有机会成为圣人。所以荀子的根本价值取向跟儒家一致,都致力于试图通过教化使人们向善。
53、“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封建时代只把人当作工具,“上君”也不过是利用他人之智而已,没有人尊重其人格。直到现代,我们也还是追求“成才”,为人所用,或者成为“千里马”,为伯乐所赏识。
54、『蘇秦,前無古人的縱約長兼六國國相│101』
55、此時秦國的國策還是隨時準備滅韓。韓非呢,不忍心見自己的祖國被滅亡,於是難免在秦王面前替韓國說好話。這可就觸碰了秦王的底線,是秦王不能接受的了。
56、每个人都睡觉,那么瞎子就不会被察觉;每个人都沉默,那么哑巴就不会被察觉。叫醒每个人,要他看东西,探问每个人,要他回答问话,那么瞎子、哑巴就隐瞒不住了。
57、“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安息)。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法家政治行不通)”–––––法家不让人民安息,秦始皇调用全国四分之三的壮年劳动力做苦力,这样,法家政治虽然行得通了,但人民却要让统治者淤塞而死了。
58、韩非在国家政体方面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韩非还继承了荀子关于封建专制的一些思想,并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倡导者。
59、内文选用特制环保轻型纸,轻便易携,便于翻阅,随时随地享受阅读。
60、韩非之学成为法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认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但其学说过于尊君,为后世所诟病。
61、他们只顾眼前的利益,能明白什么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读。
62、同時,韓非強調,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這可以說是早期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
63、“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子一向以“霸道”、“强权”称世,竟然突然讲究起是非、虚实来了。
64、情景三:有个人,大热天穿棉袄。大家问为什么?他说:天气预报说今天冷。
65、韓非在秦王面前大談應該去除這些人,秦王也認為頗為有理。
66、●《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及其弟子的作品集,又称《韩子》。该书在韩非生前即已流传。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全书文采斐然,别具一格,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
67、后来这些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政看完后,发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但韩非在出使秦国时,没有得到秦王政的信任,更被李斯、姚贾陷害,被毒死在秦狱中。
68、韓非提倡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主張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一個人的手中,君主必須有權有勢,然後再利用這種權勢,用賞與罰的手段來全面的統禦全國所有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