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作品九三年
1、《九三年》确是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作品,没有读过的朋友尽可以去读一读。(雨果的作品九三年)。
2、《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
3、“因为奸细也有女的。女奸细抓住了是要枪毙的。来,你说吧。你不是吉卜赛人吧?哪个国家是你的祖国?”
4、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大部分都是特别善于描绘个人情感经验的作品。当我以二十世纪的眼光往回看(尽管今天已跨入二十一世纪,我仍然把自己看作是二十世纪的人),我发现古典作品,尤其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品,大部分都是宣泄情感的类型。
5、于是戈万面临两难选择:革命和人道主义的两难。朗德纳克在返回塔楼中间同样也陷入两难:他完全可以不去救那三个孩子,他很清楚,如果他去救,他肯定会被捕,那么他的军队他的政治理想也将随之被消灭。与三个孩子、他个人的生命及整个阵营相比,朗德纳克确实很难选择。可以这么说,朗德纳克虽然是一个反动派,但他首先是一个人,最终他选择了首先作为一个人应该选择的方向。他出于人道主义拯救了三个孩子,同时他明确意识到他这样做的后果,是他个人的生命和他整个的阵营都将因此而终结。
6、“哦,老师,在你所说的这一切之中,忠诚、牺牲、克己、相互关怀、仁爱放在什么地方呢?使一切平衡是很好,使一切和谐就更好。比天平更高的还有七弦琴。你的共和国把人量一量,称一称,随后加以调整;我的共和国把人带到蔚蓝的天空里。这就是定理和雄鹰之间的区别。”
7、作品影响:《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是继《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之后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8、在1793年这个“大革命中的大高潮”期间(在这一年中,继雅各宾俱乐部原领袖马拉之后,恐怖领袖罗伯斯皮尔将艾贝尔及丹东等数以千计的革命战友送上了断头台,而他自己也在第二年被泰利昂的“热月d人”送上了断头台),故事中的三个主角分别代表了截然对立的政治势力,朗德纳克侯爵代表的是“反动派”或“保皇d”,郭文子爵代表的是“革命派”中的前线军队,而西穆尔登政委代表的则是“绝不手软,杀杀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雅各宾专政集团。
9、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10、作为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依旧是悲剧浪漫主义的一部巨著,甚至可以说是雨果后期浪漫主义思想与人文关怀的集大成之作。在《九三年》的开头,革命军与在丛林中遇到的正在逃亡的女人的对话正是他的政治立场的体现:
11、九三年指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793年这个充满急风暴雨的年代,也是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展开生死搏斗的年代。这年年初,新生的共和国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进行疯狂的反扑;
12、《海上劳工》是法国伟大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
13、于是,惊心动魄的故事就在三个主人公中间展开。故事的基本线索并不复杂:以朗德纳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有英、荷等外部军事力量的支持,在旺岱地区迅速集结,号令数百个村庄的十数万名农民军举起捍卫王权的大旗,试图复辟封建王国;以雅各宾派为代表的革命力量领导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绝地反击,实行革命民主专政,制定共和宪法,击退了国内外的反革命进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由郭文、西穆尔登领导的远征军迅速粉碎了旺岱农民军的反革命叛乱,并将朗德纳克缉捕归案。
14、《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15、一七九三年五月的最后几天,在桑泰尔率领的从巴黎来到布列塔尼的那几营士兵中,有一个营正在阿斯蒂耶的那片阴森可怕的索德雷树林里搜索。他们的人数还不到三百,因为大部分士兵都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阵亡了。当时,经过阿戈讷、热马普和瓦尔米战役,本来有六百名志愿兵的巴黎第一营只剩二十七人,第二营只剩三十三人,第三营只剩五十七人。那是轰轰烈烈的战斗年代。
16、《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作者运用浪漫主义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通过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小说结局的悲剧气氛,揭露了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糜烂、腐朽和没落。
17、《九三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雨果创作生涯的终结,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这部小说集中了雨果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深刻暴露了他的世界观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矛盾;他用圆熟的艺术技巧、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反映一七九三年法国国内战争的图画,并把自己的思想体系作了最完美的表达。通过这部小说,我们不仅能嗅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烈火硝烟,还能进一步体味这位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18、是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法国文学中描写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名篇之一。
19、《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20、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21、其创作生涯长达六十余年,可以简单的将其创作分为四个阶段。
22、根据巴黎领导集团的命令,朗德纳克侯爵的舍己救人行为虽然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但依据革命原则仍然要被执行砍头惩罚,西穆尔登政委坚决支持,郭文司令官在会议上没有表态,也没有为其求情说项。但“认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他,之后却单独去了老侯爵的囚室,将自己的“反动派”叔祖父悄悄放走了,自己却留在了囚室中。根据上级指示,郭子爵必须被执行砍头,西穆尔登政委也没有为其求情,但却在行刑前的晚上,去囚室中与自己昔日的学生兼爱子共进了晚餐。
23、我刚才说,雨果在这部小说中特别利用人类普遍的情感经验。血缘是不能置换的一种人类关系。西穆尔登和戈万是师生关系——我所知道,一般当学生成年之后,如果仍能与老师保持亲密的师生之谊,那么这种关系就会有点像父子关系。西穆尔登和戈万就是这样,西穆尔登甚至可以对戈万兼有哺育之恩和教育之恩,尤其在精神上给戈万以很大影响。
24、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25、《九三年》22 《九三年》23 《九三年》24
26、雨果大师在《九三年》一书中塑造并叙述了1793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活跃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及旺岱地区三位重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所发生的错综复杂更你死我活故事。其中主角一是效忠于年初已被斩首国王路易十六的旺岱七千人“农民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主角二是侯爵的侄孙、四年前已大义灭亲参加“雅各宾革命”、奉巴黎“国民公会”之命率2万“革命军联队”前来镇压“保皇d”叛乱的共和军司令官郭文子爵;主角三则是郭文子爵少年时期的家庭教师兼“精神父亲”、此时担任雅各宾派公安委员会特派员兼联队政委的西穆尔登。
27、《九三年》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74年2月。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
28、《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29、《九三年》19 《九三年》20 《九三年》21
30、三个孩子从一岁到六岁,一女二男,一家人都是布列塔尼地区的贫苦农民。他们的父亲参加了农民军的叛乱,已经死在战场的乱枪之下。于是,母亲试图带着他们逃离战乱,流离失所。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战场,逃到何处都难以躲避流弹和厮杀。不久,母亲竟中弹负伤,与孩子失散。所幸三个孩子被共和军的红帽子联队收养,但很快孩子又被朗德纳克俘获并成为他的人质。故事尾声,所有人物和线索都集中到了一座叫做“拉·杜尔格”的废弃古堡。这是朗德纳克家族的旧城堡,饱经沧桑,易守难攻。最后一战,朗德纳克只余19个死d,逃入古堡以作垂死挣扎;而他们所面对的却是4500个士气正盛且配备了12门大炮的共和军士兵。守城者使出了最残忍的一招,把三个孩子作为交换条件,以求得体面的撤离;被拒绝后,他们便在古堡上构筑工事,将三个孩子放置在最前沿的桥头堡上,以此作为阻碍共和军的壁垒。总攻终于开始,共和军付出惨重代价以迂回战术攻入堡垒。守军寡不敌众,朗德纳克等数人乘着夜色,经由古堡内的夹墙密道逃往荒野。正当朗德纳克向旧城堡做最后告别之际,突然,战火硝烟中的桥头堡燃起熊熊大火,火光中依稀可见三个孩子已命在旦夕。“救救孩子”的呼喊声倏然响起。人们虽然全力灭火,但收效甚微,桥头堡厚重的铁门坚固无比,除了钥匙是任凭任何工具也无法破除,而钥匙此时正由朗德纳克掌管。就在人们惊慌失措之际,一件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出现了:火光中出现了朗德纳克白发苍苍的身影,他居然回到古堡,手持钥匙打开铁门,踏着烈焰冲入火海,随即和众人一道将三个孩子平安救出。当然,接下来,朗德纳克束手就擒。
31、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d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随后,拿破仑三世对反抗者实行了无情的镇压,雨果遭受迫害,不得已流亡国外。流亡时期也是雨果创作的巅峰时期,1862年发表了长篇杰作《悲惨世界》,186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海上劳工》,69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笑面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常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32、《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一七九三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九三年》的中心情节是围绕着郭万、西穆尔丹、朗德纳克三个主要人物来构思的。雨果为他们安排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分别是两个敌对阵营的首领,却又有着不解之缘。叛军首领朗德纳克是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官郭万的叔祖,而共和军中公安委员会的特派员西穆尔丹却曾经担任过郭万的家庭教师,一直把郭万视为自己的“精神之子”。这样巧妙的构思,不仅加强了矛盾冲突的戏剧性,而且也深刻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深度。正如西穆尔丹所说:“这不仅是国家内部的战争,也是家庭内部的战争……人民要想获得伟大的新生,就得付出这样的代价。”
33、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形成为一种思想体系,法国大革命时又成为资产阶级对抗封建阶级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针对中世纪神学以神为中心、贬低人的地位和价值、蔑视世俗生活、提倡禁欲主义的状况,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要求尊重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意志”,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世俗教育和科学知识;所以,人道主义是一种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34、但革命暴力本身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应该是建立一个充满仁慈和博爱的共和国。
35、1802年,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雨果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36、按照当时革命政府的法令,“假如一个共和d的领袖放走了一个保王d的领袖”,对这个共和d的领袖即刻处以极刑。于是,公安委员会的特派员西穆尔登便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这个任务。临行前,西穆尔登和郭文做了最一次长谈,从郭文的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人们孜孜以求的人道主义理想社会与政治家统治下的现实社会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啊,我的老师,这就是我们两个人的乌托邦的区别。你要的是义务兵军营,我要的是学校;你梦想把人变成士兵,我梦想把人变成公民;你要他狰狞可怕,我要他成为一个思想家;你要建立一个掌握生杀大权的共和国,我要建立一个有才智的人的共和国。”
37、《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巴黎圣母院》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竭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
38、在雨果思想上,人与人的敌对关系,是人性中的“恶”造成的,一旦“善”的天性被唤醒,恶魔也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雨果认为暴力不能降服敌人,只有人道的光辉才能战胜邪恶、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
39、由此,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封建主义思想家孟子的一段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在这里也描绘了一个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世界,可谓封建社会的人权观。很有意思的是,以此和雨果的理想世界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社会的人权理想与资产阶级的人权理想还是有着十分重大的差异:封建社会强调人的基本物质享受,而资产阶级社会则已上升为人的精神文化和思想的自由(当然,这里还必须考虑到两者间相隔两千多年所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因素)。总之,不同时代的思想家们有关人类理想社会所做的思考终究成为今天人类继续前行的基础与阶梯。
40、她继续望着他,好像仍然没听明白。曹长重复道:
41、受巴黎国民公会“公安委员会”派遣来旺岱战场专门负责监督“家庭出身封建贵族,平素待任何人都宽容仁慈甚至拒绝杀戮放下武器者”的郭司令严格执行无产阶级专政任务的西穆尔登政委这时也加入到追剿朗德纳克侯爵的联队中,认真执行自己的任务。
42、“我从小就给送进修道院,可是我嫁了人,我并不是修女。嬷嬷们教会了我讲法国话。有人放火烧了我们的村子,我们赶紧逃走,我连鞋子都来不及穿。”
43、《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该作讲述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英国。一伙童贩将一个10岁男孩遗弃海岸,逃离时遇难,当忏悔他们的罪行,将男孩的身世、证件封在一个葫芦里,抛到海上。此男孩便是誓死不与王权妥协的克朗查理爵士的儿子。
44、《九三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深刻地表现了革命与反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府与被推翻的封建势力、革命d与保王d、共和军与农民军之间展开的殊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