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渊明的简介资料
1、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2、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
3、《嬾真子》一书旧有《儒学警悟》本、《稗海》本、夏敬观校理劳权整理本,流传都不算广。我以前是从《陶渊明资料汇编》一书中读到过摘引来的一段文字(即《靖节公田之利》),觉得其人其说还是值得注意的,应取《嬾真子》原书来读,看他还有些什么高论。但正如陶渊明的诗句所说,“世短意恒多”(《九日闲居》),许多想读的书因为事繁人懒,都因循过去,不了了之了。近日中华书局新出了一种崔文印先生的《嬾真子录》校释本,整理得非常好,“释”的部分尤其精彩,大为兴奋,因得以通读一过,获益甚多。马永卿关于陶渊明的议论只有这么寥寥数则,诚所谓少而精者矣。因略加评述,请文印先生和同道批评指正。
4、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
5、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6、其卷一《五柳诗旧本为正》条云:
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8、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9、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10、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1、盛名之下,准备挨骂。无名之辈,其实是幸福的。
12、陶渊明著作颇丰,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13、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14、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
15、陶诗的写作年代多数难以确定。陶集中除第三卷有九首纪年诗及《游斜川》诗序说“辛丑正月五日”之外,其余作品都很难确定写作年代。同一首诗,或以为作于早年,或以为作于晚年。不知作品的写作年代,必定影响到正确的解读。
16、本书谈论陶诗,以“品汇”为题。品者,评论、品鉴也;汇者,会合,聚集也。陶诗品汇,即是古今陶诗品评的汇聚。然历代有关陶渊明的评论车载斗量,不可拣到篮里就是菜,必须取精去芜。拣选之后,再加评述,最终落实到陶诗本身的品评。故品汇虽有对前人评点陶诗的再评点,但总是以我为中心的新品汇。古人有所谓“六经注我”的学术取径,鄙人以为这是学术得以发展的正道。
17、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18、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19、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20、C、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D、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表目的。)
二、陶渊明的简介资料20字
1、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2、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
3、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4、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创作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
5、自南北朝至清代长达千年以上的陶渊明研究文献,真可谓汗牛充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凡是超一流的作家作品,有名的别集、总集,文学流派或文学思潮,积累的相关资料都特别丰富,但如陶渊明及其诗文的评论与研究,历时之长,资料之多,影响之广,历代研究者兴趣之持久,均堪称罕见。
6、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8、以上仅就陶诗的主要艺术特色略略作了阐述,其他如用典信手拈来,运用贴切自如,讲究篇法的浑厚完整,语言上为加重感情而反复运用叠词等等,就不一一细说了。
9、(2)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10、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11、鲁迅《题未定草》: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12、(18)《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卷三;《连雨独饮》:“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卷二;《感士不遇赋并序》:“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卷五;《饮酒二十首并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卷三;《梁昭明太子《陶渊明集》序》:“加以真志不休,安道苦节。”
13、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14、✦风波:指军阀混战。✦静:平。✦惮:害怕。✦役:服役。
15、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
16、山水常相依,此景皆为你
17、(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18、撰稿|徐公持播讲|方明
19、“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20、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
三、陶渊明的简介资料10字
1、书号:9787101120882
2、今按,这一条讨论的虽然只是《游斜川》一诗中几处异文的是非,却牵涉到陶渊明的生卒年问题。马永卿的意见是完全正确的,前后不同于马说者大抵皆误。
3、(15)《归园田居五首》:“…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卷二;
4、不论贵贱,只要有人拜访陶渊明,只要他有酒,就会和客人一起喝酒。陶渊明若先于客人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了,你离开吧。”渊明的率真就在此处。
5、(17)《陶靖节先生年谱考异(下)》,附录;
6、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7、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8、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9、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10、非: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11、如果将《游斜川》诗的第一句确认为“开岁倏五十”,而将诗序的第一句确认为“辛酉正月五日”,则陶渊明的生年就得推迟七年至咸安二年壬申(372);享年也就由63岁变成56岁了。梁启超先生在他的《陶渊明年谱》中就《游斜川》一诗写道:
12、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
13、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14、梁先生否定了张縯由“辛丑五十”推出的76岁说,另行提出以“辛酉五十”为基准的56岁说(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咸安二年壬申372——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
15、第尚友古人,寄意遥深。《山海经》本身就是一本有荒诞色彩的神话著作,图像奇特,地理辽阔。读《山海经》,使陶渊明思接千载,神游万仞。看似无意,却正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的具体体现。读书之最高境界,应是精神的遨游,是与古人的晤谈、对话。俯仰之间,四方上下,古往今来,这其中的乐趣,是诗人得以超然物外的精神源泉。
16、C、悦亲戚之情话(取独)D、善万物之得时(取消句子独立性)
17、《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士七首》《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十三首》《拟挽歌辞三首》。
18、✦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情:吊丧的心情。✦在:像。✦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19、《平沙落雁》.古琴演奏:郭关
20、此诗作于义熙四年(408)6月。这已是44岁的陶渊明辞官躬耕的第3个年头,此时他的房屋还没有被火灾毁坏,生活尚未到晚年的窘境,对耕读乐趣的体验最为浓厚。此诗的点睛之笔便是“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耕地和播种都已完成,终于有空读“我”的藏书了。“耕”和“读”是陶渊明田园生活最重要的两翼,一实一虚,构成生活的坐标系,使他可以在现实人生的基础上,尚友古人,往古来今。
四、陶渊明的简介资料及诗词
1、其卷三《陶潜五子异母》条云:
2、在“读”的基础上“写”,是陶渊明寄托情志的重要方式,“写”是“读”的延伸,“写”是他的“耕读人生”的重要构成。他说自己:“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这是他文学创作的方式和目的:非刻意行文,而是在自娱自乐中偶然得之;表达情志,后人从其诗文中,也可了解他这个人。“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这是陶渊明的诗书。一个“好”字,让人感觉到诗人心中那旷古的深情。读古人的书,让他的心有了一个广阔的居处;诗文自娱,让他写出了至情至性、一片神行的诗文。他平日务农、耕种之余,读书自乐。草木舒展,众鸟欢欣,好风微雨,一派生机盎然。他归里之后的田园生活,正是这样“耕”与“读”相融,物质与情性并存的生活。
3、✦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脱然:轻快的样子。✦有怀:有所思念(指有了做官的念头)。✦靡途:没有门路。
4、位于重庆市酉阳桃花源二酉山五柳广场,设置有一雕塑,重200吨,净高9米,底座28米,总高度达18米,陶渊明雕像现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桃花源景区景点之雕像是采用江西省星子县的芝麻白花岗石为原材料,在当地加工而成,总耗材500吨,由江西省星子县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对此进行安装。世界上最高的陶渊明雕像,比陶渊明故乡江西省星子县陶渊明雕像还高出28米,成为二酉山世外桃源文化主题公园的标志性景点。
5、(4)耕植不足以自给(省略介词宾语,耕植不足以“之”自给)
6、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7、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
8、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9、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10、孟夏(2)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11、《嬾真子录》五卷,宋马永卿撰,成书于南宋绍兴六年夏或稍后。书中记北宋以来之闻见及读书所得,既有轶闻遗事,亦有小说故事,卷三以后又多考证艺文,诠释诗赋,于作家作品之本事亦有记述。本书可补充正史之不足,对研究宋代经学、史学、文学以及天文学等,皆有参考价值。此次校释,以《儒学警悟》本为底本,以劳权即夏敬观校本为主校本,参以《稗海》本。凡有校改,皆在校释中有所说明。释是此次校释的最用力之处:凡原书所涉历史文献,为一一注明其出处;凡原书所涉文献有误,皆一一指出;凡原书所论有误者,皆一一辨明其非;凡原书论及又未能举其全的文献,校释择要而补之。《嬾真子录校释》是目前《嬾真子录》整理的最善之本,收入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12、(5)足以为酒(省略介词宾语,足以“之”为酒)
13、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14、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
15、《游斜川》一诗中“五日”与“五十”,应取“五日”既已由马永卿论定了;那么诗序中的“辛酉”与“辛丑”应当如何取舍?马永卿没有说到。今按陶渊明37岁(隆安五年辛丑,401年)那年他还在桓玄手下任职,到冬天遭母丧退出官场,没有条件同他的邻居一起去游斜川;而且这样的年纪也不会说什么“吾生行归休”。到辛酉即刘宋永初二年(421),他归隐已久,行将花甲,说说“吾生行归休”以及“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就是很自然的了。《游斜川》应当作于诗人57岁的这一年。这时晋、宋易代刚刚实现不久,这一次改朝换代非常顺利,上上下下都比较平静,陶渊明的游兴也丝毫未减。
16、《形影神(并序)》《九日闲居(并序)》《归园田居五首》《游斜川》《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乞食》《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答庞参军(并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连雨独饮》《移居二首》《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和郭主簿二首》《于王抚军座送客》《与殷晋安别(并序)》《赠羊长史(并序)》《岁暮和张常侍》《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悲从弟仲德》
17、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
18、善万物之得时(大好时光)
19、也曾被漫漫“上班路”所扰
20、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五、屈原的简介资料
1、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
2、诗歌以外,陶渊明的散文、辞赋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五柳先生传》,一般都认为是作者自况。全文仅一百来字,却将一位生活贫困、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写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其他如《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前者以简约的笔法叙事,后者以精练的文字抒情,篇幅也都很短小,但思想内容却十分丰富。宋代的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而大胆表露爱情的《闲情赋》,词藻华丽,则说明陶渊明于“绮丽”一体,也是高手。他之所以在诗歌中运用平淡质朴的语言,完全是内容和自身性格所决定的。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5、第一位肯定陶渊明作品的人是梁朝文学批评家钟嵘。他在《诗品》一书中将陶诗列为“中品”,肯定他的“直为田家语”,并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6、《与子俨等疏》《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
7、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8、(1)山海经:一部记述古代山川异物、神话传说的书。
9、(2)《东坡诗话》,并见《诸家评陶汇集》,附录;
10、朱光潜《诗论》:渊明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底苦闷,达到极端底和谐肃穆。
11、古字、异体字改为通行字,如“踈”改为“疏”、“牕”改为“窗”之类。
12、陶渊明作为一位诗人,又有着独特的经历,不可能不受时代思潮的影响。他放旷自适的人生取向,及时行乐的人生观,无疑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他的创作中,反复使用《庄子》一书中的典故,经常表露出崇尚自然、追求理趣、委运大化的情怀。
13、本文所引诗文,可参《陶靖节集》,王云五主编“国学基本丛书(四百种)”,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五十七年九月台一版。
14、五柳《与殷晋安别》诗,旧本十韵,第九韵云:“才华不隐世,江湖多贱贫”,第十韵云:“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今世有本无第十韵,故东坡和诗《送张中》亦止于贫字云:“不救归装贫。”又今本云:“游好非久长,一遇尽殷勤。”而旧本云:“游好非少长,一遇定殷勤。”盖其意云,吾与子非少时长时游从也,但今一相遇,故定交耳。此语最妙,识者自知之。(崔文印撰《嬾真子录校释》,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22~23页)
15、蒙哥去世前虽未能灭南宋统一天下,但是他的去世,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极大的影响,蒙哥去世导致了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蒙古西征被迫中止,而且,蒙哥去世以后即爆发了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最终导致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的分裂
16、(1)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17、1915年6月,民国四年,蔡元培48岁时,他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希望以次组织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后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顺利在法国进行学习的
18、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19、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20、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