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姜夔暗香
1、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2、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3、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4、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5、其自序云:“辛亥之冬,予载雪诣(范)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元陆友《砚北杂志》亦载此词本事。
6、《次韵中玉早梅》——(宋)黄庭坚
7、淘诗词是以北京几所名校大学生为基础的一个年轻、公益性质的诗词平台。舍号情真,只待您的美丽参与!
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10、《江上梅》——(唐)王适
11、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12、石湖:在今苏州,当时姜夔的好友范成大在此地居住,因自号曰石湖居士。
13、辛亥:指公元1191年,时为光宗绍熙二年。
14、《梅花引·荆溪阻雪》——(宋)蒋捷
15、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16、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
17、这笛曲大概是《梅花落》,悠扬、缠绵,略带忧伤的曲子,在梅花影下翩飞,如此美妙。“算几番照我”,说明这种场景不止一次,也暗示出词人与情人共度好几段快乐的时光,惟其如此,那个女子才让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18、建筑理论家拉普卜特认为:“人类住宅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领域的界定。”宋代的民居庭院就是由建筑、围墙和大门围合起来的一个空间系统,其中院落可能处于房前屋后,也可能处于住宅中心。
19、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20、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二、姜夔暗香原文
1、《赠岭上梅》——(宋)苏轼
2、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3、自入春来无好句,杖藜到此忽成诗。
4、《忆梅》——(唐)李商隐
5、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7、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姜夔这两首词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会价值,但它却能从现实的官感中引起诗兴,摘林逋著名诗句为词牌名,适当地提炼和化用某些与梅花有关的典故,并由此生发开去,立意超拔,另创新机,构思绵密,错综回环。而且能自度新曲,叮当成韵,铸词造句,意到语工,丽而不淫,雅而不涩,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对这两首词扬之太高固然不当,抑之太下,恐亦非是。
8、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姜夔《疏影》)
9、开篇几句,由清美的月色引出对往事的追忆。也许,当年它与合肥女子同在月下赏梅,女子唱他的词,他在梅边吹笛以伴奏。
10、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11、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
12、选自《依然旧时明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14、《寄迹武塘赋之》——(明)夏完淳
15、既月:整月,一个月。
16、《梅花诗》——(明)高启
17、《暗香》这首歌曲是由沙宝亮演唱的歌曲,这是他的一部成名歌曲。沙宝亮有着非常独特的嗓音和气质,充分诠释了这首歌所表达的意义,从而让《暗香》在音乐界大受欢迎。
18、庭院除了作为生活场景的延伸,也是一种心灵空间的扩展。在宋代词人的眼中,家国情怀、深闺离绪、季节变迁、动人爱情……仿佛人一生的悲欢离合,都发生在这一方院子里。
19、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20、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三、姜夔暗香疏影吟咏的对象是
1、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2、词牌名。双调,仄韵,九十七字。宋姜夔自度曲。也名红香、晚香。
3、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4、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5、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6、这里虽未明确出现有关围墙的材料,但由词意仍可判断其“围墙”即是通透的篱笆墙。
7、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8、凭藉美妙的人生情怀和审美意趣,这些词便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的璀璨篇章,一直影响着宋朝以后的中国文学乃至日常生活。
9、《杂咏》——(唐)王维
10、《寒夜》——(宋)杜耒
11、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12、宋词中提到井时有时以“金井”一词出现,且当时人们喜在井边种植梧桐,因此“井”与“梧桐”又总是两两出现。
13、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14、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15、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16、姜夔(1155年一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音乐家、词人。姜夔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却屡次应考而不第,一身抱负无处施展,一生困顿,以布衣终身。他对当时的政治非常不满,并对辛弃疾抗金的事业予以支持。姜夔多才多艺,娴通音律,善吹箫弹琴,能自创曲谱,他的词作格律严密,以空灵含蓄享誉于世。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17、《临江仙·梅》——(宋)李清照
18、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19、而且,从“梅边吹笛”的疏淡,到“千树压西湖寒碧”的浓密,再到“片片飞尽”的惨淡,这个完整的盛衰过程,暗示了梅花只是作为一种经历而存在。那些优美而热烈的绽放,只能出现在回忆中,被怀念和反思;而自己真正能把握的,只是在不经意中飘上瑶席的最后几片梅瓣,是满目的萧瑟和悲凉。所以,梅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生的缺憾,在它的暗香疏影里,我们能看到翻滚着花红柳绿的焦灼。
20、“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二句,承上写折梅往事。这里,在月色、梅影中又加上一“玉人”,不待刻画女子外貌,读者心中已勾画出一位高雅、多情、柔美的绝色美人。“玉人”、“梅花”两两相映,梅即是人,人即是梅。
四、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
2、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3、习习晚风吹入庭院,正是春寒料峭,经冬的寒梅已由盛开到飘零之时。春愁本就撩人,何况又见花落!清丽风格,格高韵胜,词的意境霎时就弥漫在庭院中。
4、南乡子·冬夜 / 黄升
5、红萼:指梅花。耿:悲伤。
6、从“唤起玉人”的惊喜开始,感情在寻寻觅觅中成长着,而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幅十分壮丽的景象了:梅花在一片天水茫茫之间,千树竞发,热烈而义无反顾,显示出茂盛的生命力。这个世界一无所有,只有梅,它在高傲中丢掉了优雅,在无所顾忌中丢掉了疏淡;它是生命激情的勃发,是全部人生的许诺和交付,是一个遗世独美的情感境界。这不也是一个完满的精神世界吗?
7、是的,但与林诗的宁静和谐相比,“千树压西湖寒碧”显得有些紧张,并在紧张中透露出悲壮的气息。“压”,既表达了一种无所畏惧的气概,同时也是一种挑战的姿态。
8、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9、蕉心卷缩着,蕉叶舒展着,这一卷一舒,象是含情脉脉,相依相恋,情意无限深挚绵长。
10、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11、此词虽为应和之作,作者却匠心独运,自成格调,不失为一首好词。此词构思奇特,其中空间与时间视角不断转换,拿捏自如,将天下大愁,无数伤心人伤心事尽收诸笔下,显示出姜夔极强的艺术功力。
12、《冬日杂兴》——(宋)张耒
1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14、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15、《雪梅》——(宋)卢梅坡
16、“长忆曾携手处"”两句,是第五层,其中“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词语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
17、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18、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19、《题杨补之画》——(宋)楼钥
20、春风词笔:如春风般美好的辞采和文笔。
五、姜夔暗香赏析
1、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2、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3、“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所感叹的正是激情的衰退。十年后,姜夔孑然一身,离开了合肥,就只能看到漂落的梅瓣了。南朝陆凯思念范晔,作诗云:
4、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5、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所著《依然旧时明月》以散文化语言解读唐诗宋词,用优美的文笔体验古典诗歌中的细腻温情:“那一轮浸润过唐宋风流的月,正是我们永恒的精神故乡。”
6、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7、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姜夔《暗香》)
8、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9、何逊:南朝梁诗人。
10、旧游旧游今在不?花外楼,柳下舟。
11、添老大,转痴顽。谢天教我老来闲。
12、《疏影》中所出现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灵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叹,表现了对美好事物应及时爱护的思想。
13、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
14、《初识梅花》——(不详)卢撰
15、“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红萼无言耿相忆”: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暗香·旧时月色朝代: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16、《题画梅》——(明)徐渭
17、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18、④、《红楼梦》第三八回:“珍重暗香踏碎处,凭谁醉眼认朦胧。”
19、“夔”字的读音为“Kui”蓦山溪(题钱氏溪月)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20、暗香:宋·姜夔自度曲,咏梅花。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十句七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