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端听筝
1、《唐诗三百首》:送魏万之京·李颀
2、《唐诗三百首》:送人东游·温庭筠
3、《唐诗三百首》:送上人·刘长卿
4、朝鲜端宗李弘暐一直被关在昌德宫之中,常常有许多的人监视和看守者,本来还有一些非常忠心的臣子想要帮助他夺回王位,可是密谋的时候被人发现,他的叔父一怒之下斩杀了那些想要帮助李弘暐的人,他这样被圈禁的生活过了两年又开始了悲惨的流放生活,最初时期被流放到一个三面都是水,剩下的一面也是悬崖峭壁的地方,后来因为洪灾他的叔父又将他流放到更加困苦的地方去,然而在被流放几个月他的叔父还是用鸠酒害死了他。
5、古体诗押韵较为宽松,可以换韵,可以押邻韵。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但仍有例外情况,如柳宗元的《江雪》。
6、文窗窈窕鲛绡绿,卧按古筝横漆玉。
7、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8、为什么不看她呢?大概听者已经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筝声中了。本来这应该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时刻,然而,这情景却不是这位女子此时最渴望的效果,因为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听者赏音,而在于一“顾”,怎么办呢?她灵机一动,故意不时地错拨一两个音,于是充满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那不谐和的旋律,突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只见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遗憾和歉意,两眼反而闪烁出得意的眼神——原来是误非真误。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唐诗三百首》: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11、《三国志》里的这段话是说周瑜年少的时候就精通音律,他精通到什么地步呢?即使是在喝了三盅酒之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少许,一点儿。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宁竭货财以媚权贵,不肯舍些微以济贫乏,此天下之通惑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刻少卿兄莫若先赏差人些微银子,叫他仍旧到王府塘去。”鲁迅《伪自由书·保留》:“想于中国有些微的裨益者,真不知有若干次数了。”)的差错,他都能察觉到,而且因为他水平太高了,本能地就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的人、出错的地方。又因为周郎长得实在太帅了,绝对比当时的什么花样美男、小鲜肉要帅多了,再加上他后来,东吴水师都督大破曹军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呀!
12、《唐诗三百首》: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
13、《唐诗三百首》:山中送别·王维
14、(作者)李端(朝代)唐
15、这是一首短小精致的五言绝句,写的事情呢也非常简单,就是在听一个女孩子在弹筝曲。现在有很多孩子在学古典音乐,我发现学筝的还是弹筝的,女孩子比学古琴的,男孩子、女孩子都有学古琴的,但是学弹筝的明显比学古琴的要多。确实,作为弹拨的弦乐器,筝就和瑟一样,它的音量也好,它的表现特色也好,明显都要比古琴绚烂得多。
16、群臣和百姓们也都翩翩起舞,歌颂天下太平。
17、《唐诗三百首》:新年作·刘长卿
18、《唐诗三百首》:望月怀远·张九龄
19、李端,字正已,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
20、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二、李端听筝平仄
1、《唐诗三百首》:长相思·李白·其一: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唐诗三百首》:长相思·李白·其二
2、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3、李端耀,生卒年不详,祖籍永定县湖坑镇。于清朝道光年间往泰国谋生。泰国国王年老无子,仅生一公主。老王在一天晚上得了一个梦,有神人告诉他说:“大王驸马从唐山来了,某月某日会到海口码头,你可派人去接他。”到了日期,国王即派宫中侍卫到海口码头去迎接,果然从唐山来了一客轮,上岸的人群中有一位年方20余岁的青年,生得眉清目秀,品貌端正,人才超众。王宫侍卫把李端耀接到王宫,经过一番口试后,招为驸马。不久,老王驾崩,便由李端耀继承王位,这就是泰国国王。其人简述,资料不足,爱莫能助。
4、此处的“周郎”喻指听者,“欲得”就意味着当时坐在一旁的“周郎”没有看她。为什么不看她呢?大概听者已经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筝声中了。
5、▶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合集(共43集)
6、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7、《唐诗三百首》: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8、《唐诗三百首》: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
9、《唐诗三百首》: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李商隐
10、但是当今之圣明天子,要留在都城与民同乐。
11、《唐诗三百首》: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
12、如果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近体诗必须尽量避免。因此五言“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和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字。
13、在多景楼上弹奏一首神曲,悲伤的弦音像要断裂一样再三紧促。
14、绰约风姿,好像天上仙子一样,从云端翩然而至,手腕的洁白如凝脂。
15、(北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16、律句有四种基本句型。五言:(甲)平平仄仄平,(乙)仄仄平平仄,(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七言只是在五言句型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就是:(甲)仄仄平平仄仄平,(乙)平平仄仄平平仄,(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少些。
17、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18、《唐诗三百首》:楚江怀古·马戴
19、《唐诗三百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20、相传三国时代的周瑜,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此诗显然受到了这个故事的启发。“时时”说明这并非偶尔失手,也并非技艺低下,因为这失误明显地属于有意为之。
三、李端听筝 书法
1、三人一旦同行,留下高斋月明。遥想扁舟京口,尚余孤枕潮声。
2、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3、《唐诗三百首》:酬张少府·王维
4、《唐诗三百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5、shuí jiā dú yè chóu dēng yǐng ? hé chù kōng lóu sī yuè míng ?
6、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7、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8、《唐诗三百首》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9、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10、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11、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12、《唐诗三百首》:咏怀古迹·其杜甫
13、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14、绝句的形式特征和格律对照
15、五言绝句停顿的划分方式有以下四种:A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诗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B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诗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园》)C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诗例:鸣筝金黍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D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诗例:江南渌水多,顾影暂通流。落日秦云里,
16、仄起仄收表示的是五绝的第一句是仄声词开头(主要是第2位序的字必须是仄声),句末字也是仄声。这样依据"替"的规纠,第一句即为仄仄平平仄。第二句与第一句"对",则为平平仄仄平(韵),此句必须押韵。第三句与第二句相"粘",则为平平平仄仄。第四句再与第三句"对",且押韵,则为仄仄仄平平(韵)
17、似乎习习的夜风是从筝上而来,春水呜咽流动的感觉也好像是从筝是发出的。
18、听筝者只闻筝曲绕梁之美,又哪里知晓弹筝者玉颜丽质之下的内心与才情呢。
19、《唐诗三百首》: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20、《唐诗三百首》: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四、李端听筝古诗
1、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2、《唐诗三百首》:淮上喜会梁川故·韦应物
3、《唐诗三百首》:天末怀李白·杜甫
4、《唐诗三百首》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韩愈
5、《唐诗三百首》:苏武庙·温庭筠
6、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7、《唐诗三百首》:过香积寺·王维
8、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9、《唐诗三百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杜甫
10、《唐诗三百首》: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11、《唐诗三百首》: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1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3、唐诗第3句是不押韵的,这首诗的韵脚应该是an,柱这个字估计现代和古代的读音不同了,在古代应该是以an为韵母!
14、李端在在此处,不仅描写弹筝之事,而且抓住最能突出主题的部分,将弹筝者的美丽,全都集中在洁白的玉手上,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弹筝用手,所以观者的注意力自然会放在弹筝的双手上,妙在此手极美。精致典雅的房间,一位美人端坐弹筝,那景象,一定是美极了,诗人重点抓住这些景象,带给人一种深刻的印象,生动形象,极富艺术美感。
15、《唐诗三百首》:在狱咏蝉·骆宾王
16、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7、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8、《唐诗三百首》: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19、出自宋代晏几道的《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20、《咏筝诗》、《听筝》、《听崔七妓人筝》、《筝》、《春日行》。
五、李端听筝赏析
1、gèng rù jǐ chóng lí bié hèn , jiāng nán qí lù luò yáng chéng 。
2、众多楼船绕着天池中的蓬莱仙岛,接沓而行,船下的波浪发出哗哗的响声。
3、《唐诗三百首》:留别王维·孟浩然
4、《唐诗三百首》: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韩翃
5、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6、出自唐代王昌龄的《青楼怨》
7、(1),诗人从听筝中诗人由秦筝联想到秦人之声,表达了感时伤别、无限悲怨之情,因为秦筝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2)等通过音乐表现时利用音乐的节奏来表现感情,而此诗并不像那样让读者能感受到具体的音乐,它的着眼点不在表现弹奏者精湛的技艺,而是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感时伤别之情。诗人展开联想,以新颖、贴切的比喻,集中描写筝弦上所发出的种种哀怨之声。这样写的好处是:诗中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而是着力刻画各种必然发出“悲怨声”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似闻其声。
8、《唐诗三百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9、但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
10、这首小诗轻捷洒脱,寥寥数语,就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线条流畅,动态鲜明的舞台人物速写图。
11、《唐诗三百首》: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12、《唐诗三百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13、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14、她大约也是沦落风尘之人,对一般浪荡子弟,她的故意错弹饱含着对这班人的嘲弄和蔑视,但总会有一天,真正的知音——她的“周郎”会听出那曲中的深意,从而向她投去会心的一“顾”的。此处的“周郎”喻指听者,“欲得”就意味着当时坐在一旁的“周郎”没有看她。
15、《唐诗三百首》: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
16、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这两句正面写出了弹者藏巧于拙,背面又暗示了听者以假当真,而这种巧与拙、假与真,又在那无言的一顾之中获得了奇妙的统一。它不仅说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传神地表现出两者的心理神态,其意趣韵味无穷。
17、——唐/李峤:《筝》
18、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19、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0、《唐诗三百首》:赠阙下裴舍人·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