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似花还似非花作者
1、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积极豁达的人生该持此种态度。
2、芦花也是在似花非花之间。说它似花,是因为它确实是芦苇开出的花朵,像一面旗帜,还有一个那么长的旗杆。
3、这是北宋诗人钱易的《芦花》。在一片高耸的悬崖边,只看见芦花如烟似雾,从深处的溪水里蔓延着上来。时值秋天的傍晚,江风阵阵,感觉到一股萧瑟的气氛。
4、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5、下阕又转到杨花上,并以落红加以陪衬,曲折地传达出对杨花的爱怜。“晓来”三句,写春雨过后,杨花不知所踪,烘托出离人的春恨情绪。“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三句,从柳絮荡然无存的结句生发,以简洁洗练的词句,以极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春光易逝的伤感。作者把杨花写成“春色”,想象奇妙,足见对其的赞美与偏爱。柳絮最终成为了逝去的春色,二分混于泥土,一分付于流水,最后都渐渐消失,不复存在。作者由惜柳絮进而惜春光,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词的抒情题旨也达到了高潮。
6、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7、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8、杨花虽然以花为名,但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花的印象不一样。它细小无华,既无绚目的色彩,又无醉人的芬芳,实在很难真的被当成花来看待。所以作者说它好像是花,却又不像花。词以摹写杨花的形态开篇,并非直接描写,却非常传神。
9、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作者:苏轼(宋代)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0、这首《江村晚眺》是南宋诗人戴复古的作品。晚霞余晖洒在江边沙滩上,一切显得是那么空旷辽阔。退潮以后渔船都倾斜着靠在岸边。
11、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12、各位诗友,你们如何看呢?
13、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黄州是长江边上的一个穷苦的小镇,可对于死里逃生的苏轼而言,再苦再难,他都能坦然面对,变得无所畏了。
14、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15、这是被苏轼赞为妙绝的杨花词。然而苏轼的和词更为人们所激赏,一些评价对这首原词颇有微词,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把杨花的情思写得极为细腻,亦不失为词中精品。
16、魏庆之《诗人玉屑》: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是则然也。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
17、如你所料,又双叒叕是婉约、闺怨、惜春的主题。
18、▲两人通信长达19年却缘铿一面。
19、大凡诗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
20、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二、似花还是非花全文
1、再来看一下苏轼的和词:
2、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哀叹自身命运之写照也。
3、琵琶亭前夜泊舟,荻花瑟瑟风飕飕。
4、这是一首咏絮词,婉丽工巧,新颖别致,通过咏叹杨花,委婉含蓄地表露了闺怨离情,历来为人所赞赏。
5、出自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文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 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
6、尽管如此,文坛描写它的诗词,并不比普通花卉少。
7、这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诗歌《江村即事》。诗中写了一位垂钓者,他钓鱼归来,天色已晚,渔船也没有系住,就迫不及待来到江村里饮酒歇息过夜。
8、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9、眼前的升伏的飞花这倒使我想起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10、“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出自宋代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意思是——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附原文如下: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1、凝洁月华临静夜,一丛丛盖钓鱼船。
12、但是我今天要说的这种花,它不是杨花,而是芦花。
13、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14、这个情况多考虑为消化不良的原因引起的可能性大。建议积极进行大便检查确定情况为好。在必要的时候建议进行用妈咪爱进行调理是可以的。同时间进行少量多餐的进食是可以的。
15、苏轼的这首词题为“咏杨花”,而章质夫词则为咏“柳花”,二者看起来相互抵牾,实则不然。隋炀帝开凿运河,命人在河边广种柳树,并御赐姓杨,故后来便称柳树为“杨柳”。柳花亦被叫作杨花,它实际上是柳絮。
16、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王汝舟的《芦花》。诗题写的是芦花,但里面却是指荻花,芦花和荻花习性和形状都很相似,古人没有细分,大多看成同一种。
17、▲弗兰克是个拘谨的英国绅士。
18、这叫海莲情何以堪?她对玛克辛说:“我不想让你以为我是酸葡萄,不过我实在不明白,你究竟是何德何能?老天竟任由你饱览遍逛‘我的书店’;而我为什么就只得乖乖蹲在九十五大街的破公寓里,埋头写着这劳什子《埃勒里·奎因的冒险》电视剧集脚本!”整一个羡慕嫉妒恨啊!而隔着大西洋,弗兰克也在说:“夏天又快到了,预料将会有更多美国游客到英国来,然而我们所盼望的‘那位美国游客’却仍独独叫我们望穿秋水。”欲去不能,盼来不得,这于双方,都是痛苦、失望和折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海莲说:“我不知道,可能对我来说去或者不去那儿已是无所谓了,我梦到那儿的次数太多了。我常常是为了看那些宽街窄巷才去看那些英国电影。”
19、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20、谈到似花还似非花,我们头脑里就会立即浮现出杨花来。因为苏东坡次韵章质夫写过一首杨花词,把杨花比喻成一个思妇,写得很是缠绵悱恻。
三、似花还似非花什么花
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2、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3、借杨花写闺怨。漫天飞絮便是漫天思绪,似花非花若隐若现,又萦人怀抱让人无从割舍无从排解,构思轻巧,丝丝入扣。飞絮舞时便是残红将尽时,伊人青春年华将付流水去,而离人不归,柳絮点点便是离人泪光点点,何等缠绵俳侧,难怪让人柔肠寸断。
4、楼上几位给LZ确切答案阿。似花非花要王者级、三个结晶都是族长的那个房间出(第二个图后向左)。接着要五个结晶、要求勇士以上。看清:族长房间一个、第二个掷石头房间出两个、最后领主房间出两个。这次勇士就会有、不必次次王者。LZ可以做完任务再给分
5、出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6、这是三角梅,也叫勒杜鹃(诚心为您解答,亲请随手设为“好评”哦,对您没有任何损失的哦,谢谢啦!)
7、浔阳夜静月如昼,琵琶寂寞江空流。
8、次韵,又称步韵,是古代唱和诗词的一种方式。次韵诗(词)所用的全部韵字和韵字次序必须与原诗(词)完全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
9、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10、弗朗克·德尔!你在干什么?我啥也没收到!你该不是在打混吧?
11、然而,天不遂人愿,弗兰克健在时,海莲的英格兰之旅没有成行。有两次机会伸手可及,海莲与它们失之交臂。一次原定在1953年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前。可是,几个月前,海莲发现牙齿一颗颗全坏了,要么乖乖装上牙套,要么就得全部拔光。最后不得不去装牙套,花了天文数字的诊疗费。之后,看着牙医带着娇妻去度蜜月,海莲恨恨地说:“旅游费是我出的!”另一次是1956年,旧公寓要拆掉盖新楼,拆迁户海莲收到搬迁通知,只好订了间客卧两用的预售房,之后,忙着四处张罗新家具和书架、地毯,几乎把钱花光。“至于英国之旅,只好等着有人招待我去了。”海莲的遗憾溢于言表。
12、这数句妙笔天成,既摄思妇之神,又摄杨花之魂,二者正在不即不离之间。从思妇方面来说,那是由怀人不至而牵引起的一场恼人的春梦,她神魂飘扬,万里寻郎;但这里还没有到达情郎的身边,那边早已啼莺惊梦。这两句苏轼写来倍觉缠绵哀怨而又轻灵飞动。就咏物象而言,描绘杨花那种随风飘舞、欲起旋落。似去又还之状,堪称生动真切。篇首所言“似花还似非花”,正可于此境界中领会。
13、这时只有两只白色的水鸟站立在水边,看到有人过来,它们警觉地一跃而起,飞进了芦花丛里。
14、▲喜爱英国旧版书的海莲写信向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求助。
15、苏轼是北宋豪放词派的先驱,而这首词却是属于婉约派的。单从咏杨花来说,这词无可挑剔,但结合了当时作者的心境,反而觉得让此文为之失色。当时,苏东坡贬谪黄州,心情落寞,文中的泪,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从中可以看出,他把自己比作怨妇,朝庭就是他的郎。他仍盼望朝庭能再次起用他,对仕途仍然没有彻底绝望。这符合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为官入朝,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是分不开的。对功名如粪土,他还是没有全然看开,唯感叹年华如流水,岁月空蹉跎。
16、苏东坡的“和词”“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17、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
18、风一吹,它就翻滚起大海一样的浪花。月光照在上面,无边无际的芦花更是一片雪白。
19、水龙吟⑴·次韵章质夫杨花词⑵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⑶。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⑷。萦损柔肠⑸,困酣娇眼⑹,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⑺。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⑻。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⑼。春色三分⑽,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1)
20、深溪高岸罩秋烟,飒飒江风向暮天。
四、似花还似非花出自
1、下片改从闺中玉人写起,通过闺中少妇的心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这里,柳絮成了一个陪衬,闺中人成了主角,从这方面来看,词的上下片主题不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得用心玩味。
2、这首诗应该是,一日苏东坡闲来独坐在贬谪之地,偶尔看到墙壁壁上高处枯死的蜗牛,睹物兴怀,写下了这首《蜗牛》的诗作。这首诗寄寓着不自量力带着一股腥气的蜗牛,只顾不断地往上爬,最后终于涎干命绝、枯死在墙壁上,成为唾弃的‘黏壁枯’的场景。
3、今天,再读两首关于柳絮的词作。
4、王之道:“春霁柳花垂。娇软轻狂不待吹”,轻薄的柳花无风也可飘飞。
5、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
6、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7、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8、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9、说它非花,是因为它不但没有桃李之花那样鲜艳的颜色,而且花朵也不那么芳香,没有那种人们喜爱的喇叭,那种单瓣重瓣的形状。
10、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非常像花又好似不像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
12、但是我小时候就是很喜欢这种花的,母亲走到水边去把它掐来,我就举在手里,喜欢仰着头看着它在晨风里飘荡。所以直到现在印象特别深。
13、欢迎点击上方“素笛轩”关注我们哦。
14、学而时习·180422
15、这是唐代诗人雍裕之的《芦花》诗。芦花总是喜欢生长在潮湿的江河湖泊旁边,从沙滩一直蔓延到地面上来。
16、没有琵琶的琴声,到处是一片空旷寂寞,只有月亮照在浔阳江上,江水哗哗向东流去。虽然这是一首景物诗,但是诗人也是在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17、↑↑↑点击上方“书情影事”免费订阅
18、黄花庵《花庵词选》:傍珠帘散漫数语,形容尽矣。
19、书信随着起舞的杨花千里驰骋,落魄中的东坡先生接书,无限感慨,难以自己,望着满天飞舞的柳絮热泪满面,提笔凝思写下这首千古名篇《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并回赠书信以答好友慰喻之情:“承喻慎静以处忧患。非心爱我之深,何以及此,谨置之座右也。《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七夕》词亦录呈。”诗词唱和已是难得,何况是患难之中更是弥足珍贵……
20、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五、似花还似非花的作者是
1、杨花虽无艳丽之色,清幽之香,但它飞舞的“功力”是其他花无法匹敌的,它“轻飞乱舞,点画青林”,还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作者言柳花好奇心强,他深入庭院,想探个究竟,简直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
2、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3、我们先看一下章质夫的原词:
4、“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5、▲海莲给弗兰克的信中暗含一些幽暗未明的东西。
6、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7、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是苏轼写的
8、“似花还似非花”开篇即出手不凡,耐人寻味。杨花即柳絮、柳棉,说它“似花”是因为它可以像其他花那样开落有序,它既可以装点人间春色,也可以饱含深情地送春归去。说它“非花”是因为柳絮既没有其他花的美丽色彩,也没有怡人的花香,更是形态细小,开时不与人看,从不引人注目。这句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的独特风格。
9、到了晚一点的唐宋时期,有关芦花的诗词更是不少。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组古人写芦花的诗词,不过这里选择的都是短小精悍的绝句。
10、第一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因为说的是杨花,似花还似非花这句,就显出味道来了,形态象花,实质不是花。
11、“阿嚏!阿嚏!!阿嚏!!!”又连续打了几个喷嚏,回过神来一看,是眼前的随风飞舞的毛茸茸的柳絮杨花的也想我了,似有似无痒痒的使我忍俊不禁,连发感慨。
12、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13、海莲没去英国和书店,她的朋友倒是去了。其一是玛克辛,一个女演员,去伦敦演出。狄更斯与铺子云云,就是玛克辛说的。她在书店呆了半个小时,“期待你的弗兰克或是哪个女孩儿翩翩现身。”因是用餐时间,弗兰克等都不在,未能见面交谈。其二是金妮和埃德,一对新婚夫妇,海莲的好友。他们对海莲说:“被你知道了一定会被你臭骂一顿!——我们去了你的书店,我们一说出是你的好友,便被大家团团围住,你的弗兰克邀我们去他家过周末;老板马克斯先生特地从里头走出来,他说他一定要和‘汉芙小姐的朋友’握握手……”汉芙即海莲,全名是海莲·汉芙。
14、薛砺若《宋词通论》:《水龙吟》为吟柳花绝唱,最为东坡所称赏。词中如“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刻画柳絮,可谓工细委婉之至。
15、“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是说,柔肠受损,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
16、这首诗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天黑了,诗人在琵琶亭边停下船来,物是人非,再也寻找不到当年白居易和琵琶女的蛛丝马迹。
17、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18、但历史上从来不乏才气纵横的诗词天才,他们尽管戴着“次韵”这副“枷锁”,却依旧能舞出曼妙无比的舞姿,另后人高山仰止。最著名的例子应该就是“千古男神”苏轼的那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了。
19、朱弁《曲洧旧闻》:章质夫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织绣工夫。
20、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