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翻译(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时间:2023-04-2101:05:02 虽有佳肴翻译(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虽有佳肴翻译

1、(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3、文章节选自《礼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主要阐述了“教”和“学”的关系。

4、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翻译:即使有最精妙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5、(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6、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会抵触抗拒,格格不入;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学业就会搞乱而无所成;自己一个人学习,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7、虽有嘉肴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翻译。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8、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

9、D(他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10、回复(23)即可获取前三篇答案!

1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2、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虽有嘉肴》出自《礼记·学记》,本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13、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1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5、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受教育的最好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循序渐进;互相取长补短,叫做观摩。

16、《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想一想,其中有关学习的观点,是否仍适用于今天?《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体会一下孔说话时的情绪。

17、(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18、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19、刊期:2018年第148期

20、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二、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

1、(7)困:不通,理解不了。

2、⑴《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多用整句(包括对偶),造成整齐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4、通过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②也;虽有至道③,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⑤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⑥也。《兑命》⑦曰:“学学半⑧”,其此之谓乎!

6、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斆学半。”其此之谓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8、朗读课文,注意其中一些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9、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出自《礼记》。别名是虽有佳肴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1、⑴虽:虽然。⑵嘉:美好。⑶肴:用鱼肉做的荤菜。⑷弗:不。⑸其:它的,指嘉肴。⑹旨:味美。⑺至道:最好的道理。⑺其:它的,指至道。⑻善:好,好处。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3、(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③,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选自《史记》有删改)

14、(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5、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16、出自《礼记•学记》虽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虽有很好的道理,不学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这句话强调重在实践,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汲取。在当今这样的信息时代,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你不去学习就得不到。旨:味美。

17、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会抵触抗拒,格格不入;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学业就会搞乱而无所成。

18、(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

19、《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从来礼乐并称。

20、《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采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三、虽有嘉肴翻译及原文拼音

1、⑧[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2、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7教学相长也.学学半”

3、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5、《虽有佳肴》中说即使有美味不去品尝最终也不会知道它的味道的句子是: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6、③[至道]最好的道理。

7、《虽有佳肴》中,“教学相长也。”揭示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8、新媒体记者:王莉莉于丽颖潘小润韩红淑陈曦鲁俊莉吴祖静李之晓高晓红朱艳丽王雪民朱红梅王雪艳崔照斌张玉芝陈健陈青莲孙俊丽黄有焕王坦梁维荣雷敬娜颜永革周春花朱锦花邓志杰刘桂珍马青

9、题目虽有嘉肴是选文的第一句话,是古代作品命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句话是用来引出文章要说明的道理的,目的在于类比.

10、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11、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2、翻译:即使有美味的佳肴,不去品芸,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在学习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就会知道不能理解的地方。知道不足,这样之后就更好的反省己道困难,这样之后就能自我激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3、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五过矣。

14、⑴本节选自《学礼》。(《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15、(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6、(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17、戴圣将战国到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其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戴圣因此开创了“小戴学”。

18、寒假阅读之《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19、⑴不知其旨也()⑵然后能自强也()

20、楼主,您好,我是泰安市实验学校七年级在校生,在我们七年级所学到的第20课中,题目标明的是这个“嘉”,可是这个题目本身就是编者加上去的,应该两者都有各自的所用之意

四、虽有嘉肴翻译注释

1、⑵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2、虽有至道(古义:好到极点;今义:到)

3、入学授课之前,先击鼓召集学生,整齐威仪,然后打开书箱;同时展示戒尺,来约束他们的仪容举止;〔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学生,使学生内心从容不迫;时时观察却不说,让问题在学生的心中积聚;年幼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而不随便发问,学习不逾越难度。

4、⑦[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5、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6、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7、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在一开学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励学生;入学授课之前,先击鼓召集学生,整齐威仪,然后打开书箱。

8、(11)"学半",意思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9、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10、GOODMORNING

11、答案:(4分,每小题1分)⑴甘美⑵勉励⑶停止⑷所以,因此

12、《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13、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纵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够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麻烦好评,谢谢

14、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小戴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这里,仅就有关《仪礼》一书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简要的说明。

15、(翻译:《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16、《小戴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17、(10)"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人,能长自己的学。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9、邮箱:bubianjiaocai@1com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五、大道之行也

1、⑥[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2、(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3、①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4、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5、(2)然后能自反也()

6、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7、(2)"食知旨”,"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8、传承浙越文化领跑语文教学——蕺山书院

9、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10、A.其此之谓乎B.弗学,不知其善也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D.学而不思则罔

11、(5)“是故”,连词,所以。

12、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13、本文出自戴圣的《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14、(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故曰:教学相长也()

15、虽然有美味的佳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在学习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就会知道不能理解的地方。知道不足,这样之后就能反省自己;知道不通,这样之后就能够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6、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17、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18、(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19、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0、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点击展开全文
宋濂尝与客饮翻译(濂尝 个性说说

宋濂尝与客饮翻译(濂尝

一、宋濂尝与客饮翻译 1、例黄武初,魏使曹休来伐,齐(指传主贺齐)以道远后至,固住新市为拒。会诸军遭风流溺,所亡中分。将士失色,赖齐未济,偏军独全,诸将倚以为势。(选自...
感遇(感遇·其一翻译及赏 个性说说

感遇(感遇·其一翻译及赏

一、感遇 1、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 2、写作背景:《感遇》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赏析: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
春怨(春怨王昌龄原文翻 个性说说

春怨(春怨王昌龄原文翻

一、春怨 1、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终身全长13~19厘米,管口直径2厘米左右,笛...
国殇翻译(国殇翻译成白 个性说说

国殇翻译(国殇翻译成白

一、国殇翻译 1、品别名:《国殇》《楚辞·九歌·国殇》作品名:《九歌·国殇》创作年代:战国时期作品出处:《楚辞》文学体裁:骚体诗作者:屈原 2、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指出,党报姓党...
论语十二则(论语十二则 个性说说

论语十二则(论语十二则

一、论语十二则 1、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2、《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
于园文言文翻译(园的文 个性说说

于园文言文翻译(园的文

一、于园文言文翻译 1、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2、让孩子们结合课堂所学文言文表达自己的见解,可谓绝妙之极...
冬至的古诗10首(冬至的古 个性说说

冬至的古诗10首(冬至的古

一、冬至的古诗10首 1、一年冬至将至,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着它的韵味。那么,在文人墨客心里,冬至又是如何一番模样呢?接下来,樱桃君带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