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丹亭汤显祖
1、汤显祖万历二十六年被罢免还家,绝意仕途,笔耕以终老。其一生四部传奇杂剧比较著名,《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2、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戏曲上,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诗文有《玉茗堂全集》等。
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4、台湾本土的人脱离大陆本土文化的母体,对这些传统文化并没有多高的欣赏能力,也就没有多少眷恋。人心不古作为一种现实,文化遗民们无力去改变,便只有承认,而他们对昆曲的坚持和喜爱,仅仅是对故旧文化的怀念,也是作者文化乡愁的表现。
5、杜丽娘在白日梦里与持柳的书生共谱恋曲,而梦醒来后却不得不回到枯燥无味以及冷酷的现实生活中,“睡起无滋味、茶饭怎生咽?”《寻梦》《写真》表明杜丽娘明白自己对爱情的渴求只能在梦中实现。她要勇敢地开始追求幸福,于是又一次走进后花园,看到人事皆非,梦中情人已经杳无可寻,只能伤心自怜,无法实现理想,终于抑郁成疾,不治而死。杜丽娘将自己对青春的珍爱,存于梦中与情人相见的梅树下,即使化为鬼魂,也要继续追求自己的爱情。杜丽娘一连串的对爱情的渴望把她引向死亡的深渊。她孤独与空虚越重,欲望与反抗就越强,当其解放个性并以身试法时,虚伪的封建礼教轰然倒塌。杜丽娘的死似乎是一种真正的解脱,世间的那一套假道学对她完全失去了控制。
6、柳梦梅:那!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袖梢儿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7、直到43岁(1583年)才中进士,开始进入官场。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时值南京连年灾荒大疫,而督理荒政的朝廷命官却贪赃宴乐;他投袂而起,于万历十九年(1591)上疏抨击时政,矛头直指当权者申时行,结果降职为边远之地广东徐闻典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
8、比如来台几十年,窦公馆请客仍用上海的厨子,刘副官仍顽固地操着苏北的口音。这些都是去国之人的乡愁的整体表现,他们对台湾、对台湾的现状并没有认同感、归属感,而是顽固地坚持过去的生活(比如票友会),顽固地眷恋着大陆。
9、《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作品。
10、香山㠗里打包来……五羊城一叶过南韶。(第二十二出《旅寄》)
11、自葡萄牙人一五五三年在澳门正式居住,到一五九一年汤显祖到澳门,已将近四十年时间。当年,葡萄牙人要历经长时间的海上航行才能到达澳门,并且不允许携带家眷。他们最早在印度果阿建立行政区的同时,开始和当地人通婚。所以,汤显祖在澳门看到的很有可能是有着葡萄牙血统的东南亚少女。
12、是!汤显祖写的。你也知道。明朝的也就是传奇有名。还有,王力宏的《在梅边》中也有唱到哦!哈哈!!求采纳
13、各位雅昌的朋友大家好,非常开心又一次在线上的昆曲课堂和大家见面。我是姬超老师,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牡丹亭》的冷知识。
14、汤显祖以杜丽娘的视角为切入点,展开对梦境的叙述,并且她对梦境中的人与事物流连不已。杜丽娘的梦境是那么温柔缠绵、五彩缤纷,梦境中的爱情是那样刻骨铭心,甚至在回到现实后还因为不忘梦境郁郁寡欢,醒过来面对的是母亲的唠叨和凄凉枯燥,这严重影响了女主人公的现实生活以致她因相思成疾,缠绵病榻。
15、一五九八年《牡丹亭》诞生的那一年,莎士比亚完成了《亨利四世》。更奇的是,两位东西方戏剧巨匠同在一六一六年离世,汤显祖享年六十六岁,莎士比亚只活了五十二岁。有人开玩笑称,那一年,上帝想看爱情剧,召唤两位戏剧巨匠到天堂专为他一人写戏。
16、政治戏:男子占主要和绝对位置。
17、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皇帝感慨二人的旷世奇缘,于是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18、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19、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更多的是在心理情感上对故国的眷恋。在这里,故国不仅仅是祖国大陆、旧时家园,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旧时在心理上的认同感、归属感。故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情感,而祖国大陆、旧时家园只是承载这种情愫的载体。这种情愫,以乡愁的形式表现出来。
20、柳梦梅和杜丽娘随即做了真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考完后柳梦梅来到淮扬,找到杜府时被杜巡抚盘问审讯,柳梦梅自称是杜家女婿,杜巡抚怒不可遏,认为这儒生简直在说梦话,因他女儿三年前就死了,如何现在能复生,且又听说女儿杜丽娘的墓被这儒生发掘,因而判了他斩刑。
二、牡丹亭汤显祖
1、那年,相同的问题我被问了数次:“为何《牡丹亭》能成为经典,并且在四百年后的今天一样有粉丝?”我想,没有人会拒绝爱情,古今中外最受欢迎的作品一定是爱情故事。《牡丹亭》这个爱情故事很美丽——是对青春和美的留恋。杜丽娘明明已经死去,但情的力量使其复生,这是现实人生中无法实现的事,而四百年前汤显祖大胆地设想,而且写出来令其传世。今天,文艺作品除了讲故事之外,还需要观众认同故事传递出的价值观,才算成功。《牡丹亭》故事的价值观在于,情可以超越生死、超越时空、超越一切。因此,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学最深情、最浪漫的作品。
2、下列汤显祖《牡丹亭》唱词中,暗喻青春蹉跎之意的是()
3、A.张生与崔莺莺B.唐明皇与杨玉环C.王金龙与苏三D.柳梦梅与杜丽娘
4、原文:(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表达了世事无常,繁华如过眼云烟已不再的感慨。
5、“惊梦”写丽娘与梦梅水乳胶漆,说汤显祖思想离经叛道似乎并不为过;可堂而皇之让宦门深闺和陌生男子曲尽鱼水之爱,还是令读者看客有些“打眼”。可能这是时代风气使然吧。明代中期以后社会风气空前开放,却也不免流于猥琐,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百姓过分流连饮食男女。当时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记载嘉靖皇帝时,臣子公然靠“炼药”、献“房中术”而“显贵”,得到“眷宠”;风行一时的“秽书”《金瓶梅》也恰恰酝酿、产生在此时,沈德符就讲,他“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照此看来,今天存世的号称最早的万历本《金瓶梅词话》倒是后来的事了。
6、汤显祖为情作使,写情出神入化,而且抓住了一点来写“似曾相识”之情。记得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梦中相遇,两人重复说的一句话:“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我们再想一下,有些人或事,我们为什么会动情?是否有一点“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呢?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直接影响了《红楼梦》的写作。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见过!”,宝黛情感的支撑和这份似曾相识的感觉大有关系,书里也写到两人前世的缘分。《牡丹亭》里的爱情是三生三世,从生到死,又死而复生,更遑论《红楼梦》里多次提及《牡丹亭》,可见曹翁也爱之深切。即便《红楼梦》里有如水的繁华,大观园里有如歌的青春,那绝美的凄凉也无处不在!
7、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YuPeCfEh5F3LVKWXssoCA提取码:nqm4该小说讲述了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我知道汤显祖《牡丹亭》全文。汤显祖(明)
8、A.玉砚堂B.玉茗堂C.静览堂D.味知堂
9、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朝《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10、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早有才名,2l岁中举人,34岁进士及第。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朝政,谪广东徐闻县典史。
11、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
12、2020最新版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正在火热预售中!(点击查看详情~)
13、(2)女性占主体地位,男子相对处于从属地位。
14、牡丹亭记题词(明〕汤显祖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15、汤显祖有意将杜丽娘塑造成才女而非一般的大家闺秀,她是悟性很高的女孩子,除了对美的感悟,她还有文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陈最良看来,是讲述“后妃之德”;而对于杜丽娘来说,这首诗撩动了她的春心。汤显祖一点一滴地铺垫,是为了把后来“游园”的重头戏推到高潮。
16、汤显祖的官场生涯不曾辉煌过,但在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年)他的一个举动震惊朝野——他上了一道《论辅臣科臣疏》,揭露钦差杨文举奉旨赈灾却一路贪污受贿、搜刮民财的罪证,将矛头指向宰相申时行和神宗皇帝。此举无异于时下的实名举报,而且是越级举报。当年汤显祖水中投下的这枚石头,泛起的何止是涟漪。结果,龙颜大怒,汤显祖获“假借国事攻击元辅”的罪名,被贬到广东徐闻做典史。
17、这些人在白先勇认为都是一群“流浪的中国人”,他们退走大陆,在台湾又不能融入和归属,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在心理情感上处于漂泊状态,所以对故国怀有强烈的眷念。白先勇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着深刻的认同感的,在《游园惊梦》这部小说里择取昆曲票友聚会也是有象征意义的。
18、《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剧南曲本。《牡丹亭》文辞典雅,语言秀丽,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戏曲在思想和艺术上最成熟的代表作,由于《牡丹亭》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它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19、正如汤显祖所言,《牡丹亭》表现出对“情”的重视,认为创作都是“为情所作”,因此他在传统故事结构的基础上,创造出多线并行的叙事时空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表达出他的“至情”主张。
20、《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三、牡丹亭汤显祖原文和翻译
1、汤显祖生于一五五〇年,即明嘉靖二十九年。他既是莎士比亚的同行——剧作家,又和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奇也。”
2、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
3、好了,我的回答完毕,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4、汤显祖是谁?有人称他为“东方莎士比亚”。
5、“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6、政治戏基点:对主要人物及其所处环境的整体否定。
7、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8、因此,汤显祖虽然描写的是冥界的事情,但人们依然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与现实世界一样的人情味,这样就在不知不觉地把文本和读者的距离拉近了,从而把读者吸引到故事情节之中。表现手法在《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虽然一前一后在同一舞台空间上相继出场,但从各自的情节上来看,两人的实际时间却隔了三年之久。杜丽娘在婢女春香的带领下游园进入梦境,与不同时空的柳梦梅相遇后回归现实,因为伤春病逝去了幽冥地府,又死而复生回归现实,和自己的心爱之人团圆,这一过程经历了三年之久。
9、众所周知《牡丹亭》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不朽杰作,它与《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一起并称为玉茗堂临川四梦,随着这些年的昆曲热,大家对《牡丹亭》这部戏也是觉得如雷贯耳,在大众的认知当中《牡丹亭》就是昆曲最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
10、好,谢谢大家,我们下周再见。
11、《牡丹亭》的问世和轰动都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晚明社会那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明代中晚期的思想界,“异端”思想十分活跃,异端“狂士”们要求尊重人的天性,一切顺其自然。他们面向现实,执着地追求人间幸福。他们主张自得自适,按照自己的志趣爱好去生活。他们感到礼法名教、旧传统、假道学是遏制个性发展的巨大障碍,必须破除之。晚明时代这种个性思潮波及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的“尊情”和“崇俗”的风潮。作为经典作品,《牡丹亭》被改编成多个版本,迄今仍常演不衰。
12、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朝政,谪广东徐闻县典史。
13、杜丽娘出场的时候正值春天,一切都在苏醒,万物生长,包括她的春心。既然女儿无所事事,杜丽娘父母便请教书先生来教她读书。不要以为这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做派,他们的私心不过是让女儿知书识礼,他日婚姻“门当户对,父母生辉”。而请来的老学究陈最良第一课教的就是《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4、《牡丹亭》的试演成功,开创了在滕王阁上演戏曲之先河。
15、汤显祖的家乡在江西临川,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伦敦以西的斯特拉特福镇。后世将汤显祖四部最著名的戏剧作品称作“临川四梦”,也叫“玉茗堂四梦”。玉茗是指极品白色山茶花,汤显祖酷爱此花,住所因庭前有一株亭亭玉立的白山茶而命名为“玉茗堂”。“四梦”中《紫钗记》最为广东粤剧戏迷熟悉,《牡丹亭》流芳最广,其余“二梦”分别为《南柯记》和《邯郸记》。
16、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17、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18、因梦而死——杜丽娘对理想的徒然渴望。
19、古汉语多为单音节词,故常用逐字解释的方式。似/水/流/年,流若为动词,或许可以理解为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什么流动。时间是个抽象概念,前面用动词流,像水使年华流走。这就变抽象为具象,化不动为流动。其实把年华和流这个动词联系起来是有迹可寻的。古人计时,更漏,就是看水流。又子曰逝者如斯,也是将时间和水联系。李白诗古来万事东流水东坡词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李煜词流水落花春去也等等等,流水和年华都是联系着的。联系太多了以至于后来流年都都成了一个词,东坡词,又只恐流年暗中偷换。这里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亦可以这样
20、《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四、牡丹亭汤显祖节选
1、同样的暗示含义,亦可引申到社会型态问题上,那就是,影射贵族阶级和农业社会的没落,平民阶级和工业社会的腾起,小说结尾,窦夫人问钱夫人:“你这么久没来,可发觉台北变了些没有?”钱夫人沉吟了半晌,侧过头来答道:“变多唆。”走到房门口的时候,她又轻轻的加了一句:“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楼大厦。”
2、到了明朝中期,南曲中最为盛行的四大声腔为:“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3、而杜丽娘无意识的梦境将未来的姻缘成真,预示了将来自己的爱人,看似虚假的梦境对她来说却是像庄周梦蝶一样,是比现实还要真实的存在,这种时间交错的写法,让这部作品格外出彩。
4、先说结论,牡丹亭情理之争体现了人欲与天理之间的冲突。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他写了杜丽娘的因情而生,表现了情感对于人性的限制以及人性的张扬。在牡丹亭当中,汤显祖树立了一个敢于突破封建束缚,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
5、好,那么今天关于昆曲一个冷知识就分享到这里,我收束一下,今天我们听到的昆山腔《牡丹亭》是清代初年经叶堂修改之后的版本。汤显祖生前所听到的《牡丹亭》临川四梦是宜黄腔的版本,而宜黄腔究竟是什么风味?它在康熙年间已经消失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沉睡,我们恐怕再也没有办法找到。
6、每每读毕,总是意犹未尽。除了文本外,汤显祖标榜的“至情说”也令人赞叹。在《牡丹亭》开篇汤显祖自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7、《牡丹亭》故事梗概: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岭南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
8、《游园惊梦》小说的最终主题——人生如梦
9、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10、有明万历间玉茗堂刻本,明泰昌间朱墨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六十种曲》本,清初竹林堂《玉茗堂四种》本,清雍正间芥子园刻本,民国初暖红室刻本等数十种版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泰昌朱墨本影印。一九五四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徐朔方、杨笑梅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年重印。
11、讲述了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
12、答:故事取材: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交代该剧的来源有:托名陶潜著的《搜神后记》卷四李仲文事,刘敬叔《异苑》卷八的冯孝将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的汉睢阳王事。三人的女儿都是钟情于男子,自由结合,争取还魂复生。只是有的如愿以偿,有的则功败垂成。另外提到“传杜太守事”指话本小说《杜丽娘记》。明末《燕居笔记》收《杜丽娘幕色还魂记》,故事人物和大体轮廓与《牡丹亭》相似,说明汤显祖是依据话本的故事线索,参考六朝志怪小说的还魂故事改编而成。
13、出身书香门第的汤显祖被这个爱情故事所感动,他决心改编这个故事为剧本,使它成为一个千古佳作。后来,汤显祖翻阅了各种典籍,又找到一篇前人所写的话本小说,名为《杜丽娘慕色还魂》。
14、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外,能精乐府、歌行、五七言诗;诸史百家而外,通天官、地理、医药、卜筮、河籍、墨、兵、神经、怪牒诸书”(邹迪光《临川汤先生传》)。他不但爱读“非圣”之书,更广交“气义”之士,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铸就了正直刚强,不肯趋炎附势的品格。
15、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16、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岭南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柳生进京赴试,借宿观中。
17、现在,我们无从得知汤显祖的澳门“自由行”为期多长,但应该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用文人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
18、渐渐地这思恋成了心头病,最后药石不治竟然死去了。其父这时升任淮扬安抚使,临行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嘱一老道姑看守。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
19、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是明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于书香人家,早年即有文名,21岁中举,因其风骨遒劲,不肯腼颜事权贵并拒绝大学士张居正、宰相张四维、申时行的招揽。
20、《牡丹亭》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五、牡丹亭汤显祖白话文全文阅读
1、《牡丹亭》又称作什么?()
2、《牡丹亭》的故事梗概:杜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她受《诗经·关雎》启发,私出游园,梦中和一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柳梦梅进京赴试,借宿园中。他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妇,同往临安。杜丽娘的教师陈最良前往淮安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入侵,延迟放榜。安抚使杜宝在淮安被围。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被杜宝囚禁。敌兵退去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杜宝也升了官,但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圆满的解决。
3、二〇一六年是两人的四百周年忌辰,不少地方都会举办向戏剧大师致敬的纪念活动。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两个名字,前所未有地同时响彻世界。而澳门,因为汤显祖曾经到来的足迹,并在其传世作品《牡丹亭》中三次提及,再一次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史册上熠熠生辉。
4、知识|思想凤凰读书文学|趣味
5、爱情故事啊,明代作家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刻画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杜丽娘与柳梦梅无疾而终,魂魄相爱,在那个时代,这种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是对传统婚姻的一种突破,正是这种冲破牢笼的感觉让当时的女性以及现在的女性都为之振奋。
6、杜丽娘、柳梦梅正是这种“情”的代表、“情”的化身。而封建家长杜宝、杜母、塾师陈最良等人用程朱理学来毒害杜丽娘的身心,用纲常名教禁锢她对爱情的向往,是作为“情”的对立面的“理”的代表。
7、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鬟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8、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9、《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接受封建道德的教育,但是扔动了春心,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死而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10、半年后,皇帝再次重用汤显祖,将他升调浙江遂昌做官。汤显祖又一次经大庾过梅岭,这次,他在大庾逗留了一段时间,在与当地贤达文人闲聊中,汤显祖了解到大庾的历史和人文环境。
11、汤显祖在澳门看见了什么?
12、这是一本传情绝世《牡丹亭》,这本传奇在昆曲的演绎下,更加美轮美奂。感兴趣的您不妨去看一看,最后用《牡丹亭·标目》中的词作结,并送给大家。
13、风情戏不仅在主要人物身上寄托理想,这种理想和最后权威的裁决一致,说明对最高统治者还抱有一定幻想。
14、那么叶堂更多的是把《牡丹亭》原来给宜黄腔写的声律上不适合昆山腔演唱的部分进行了修改,相当于是重新利用了汤显祖的故事重写了剧本用昆曲来演,也就是所谓的:改词以适调。
15、日本的大汉学家青木正儿年轻时晋京“朝谒”近代中国戏曲研究的宗师王国维先生,表示要继王先生的《宋元戏曲史》,写一部元以后的中国戏曲史,却遭遇王先生一番“(元杂剧)活文学”、“(明以后戏曲)死文学”的冷遇。青木内心委屈,却不为所动,发愤著书,终抵于成,这就是蜚声中外汉学界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他在书中说:“显祖之诞生先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莎氏之逝世一年而卒。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汤显祖颉颃莎士比亚,话由一位外国大学者之口道出,是否更公允、更有信服力,虽则汤显祖身后还站着王实甫和关汉卿?
16、《牡丹亭》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17、戏里有一折“写真”,描写杜丽娘作自画像,可见她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她眼里,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经济价值之间并不划等号,一草一木都可人画,对金银珠宝、乌纱玉带却看不上眼。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有了共同语言。心灵上的相通,在丽娘看来是头等重要的事,与此人为伴是幸福的,轻轻地一牵,便随他而去了。拓展资料赏析
18、那么,写出这么深情作品的汤显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19、作为戏迷,她在新书《文戏武唱》中带着读者仔细体会了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超越生死的“情”;作为澳门人,她带着文化视角考察了汤显祖16世纪的那场澳门“自由行”。
20、不住田园不树桑,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香岙逢胡贾》)